第257页
陶树揉了揉眼睛,撑着座椅爬了起来,刚睡醒的脑子有些发懵,陶树盯着窗外看了好一会儿,才发现窗外的景色有些久远的熟悉感。
“已经到了?”陶树睁大眼,辨认着街道两旁的建筑。
“嗯,快到了,二十分钟之前下的高速,”费时宇转头对着陶树笑了笑,他脸上还有在毯子上压出来的印子,看起来迷迷瞪瞪的。
“收拾一下车里的东西吧,估计还十多分钟就到了。”
真的要到了,陶树感觉有点不真实。
这是一个并不太繁华的,位于省会城市的边缘的县城,宁静祥和,一些老建筑夹杂在新建起的高层中,并不宽阔的马路上车很多,大概都是春节出来放风游玩的人。
陶树时不时地指向窗外的某处,兴致勃勃地告诉费时宇,自己小时候曾经在这些地方干了些什么事。
“那里是我的小学。”
“你看那边,我以前经常去那里补习。”
“你看那个小摊子!那家开了十几年了,他们家的凉面超级好吃,咱们明天来吃吧!”
“我们现在过的这个桥,是我们这里最长的桥,徒步走完要十几分钟呢。”
“你看桥下面那片河滩,我小时候经常和姐姐一起去那里捞蝌蚪。”
陶树有时候也会发出疑惑的嘀咕。
“这个公园是什么时候建的啊?”
“这里什么时候修的这么大一个购物中心啊?哎?是费氏的购物广场?你们家在这里怎么还有业务啊?”
“这条路又是什么时候修的?这一块儿我都有点儿不认识了。”
渐渐的,随着离家里真的越来越近了,陶树反而安静下来了。
这些街道都是几年前经常走过的,带着浓烈回忆的地方,顺着这些街道再开下去,他就能见到几年都没见的黎桐和李秋了,不知道他们见到自己会是怎样的表情,不知道他们有没有长白发?
一种近乡情更怯的情绪涌上心头。
车很快停到了一个有些年头,但整洁宽敞的小区里面。
这套房是陶树高中的时候黎桐咬牙买下的,算是养老房。
考虑到年纪上来之后腿脚可能不方便,黎桐和李秋挑了一楼带前后院的一套一百多平的房子,给女儿和儿子都留了房间。
小县城的房价并不贵,但黎桐当时还是借了些钱,一直到陶树大学毕业的时候,才听李秋说,贷款都还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