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七章:公审赵世媛(二)
萧渊说道:“太子殿下,他们学习六艺,可并不文弱。能说出那等大逆不道的话来,也不是愣头青那么简单,只怕是被人蛊惑,烂了心儿了。”
“侯爷家的公子过得不好,便也不想让别人家的公子好好读书,顺路入仕吗?”
萧渊被黄松这一句话点到痛处,咬着牙刚要斥责,徐谨却先他一步,捂着伤口说道:
“陛下,微臣不知印是如何盖上去的,但微臣以性命担保绝不是微臣做的。监生们也只是想踏马案受到公正审理,还逝者安息,绝无他意,请陛下饶恕他们吧。”
赵淳熙与萧渊对视一眼,适才萧渊帮他,他自然也会帮萧渊。
“哼,他们身为朝廷的储备官员,他们凑的什么热闹?皇兄的国子监培养出这样的人,决不能姑息!”
“陛下,”
这时,端坐在赵明庭下首的卫权竟也开口了:
“此次国子监众生犯了大禁,与微臣看,不可轻饶。”
徐谨一听见他的声音,不禁有些紧张!
“犯了大禁?卫卿何出此言?”赵明庭偏头看向他。
“殿下,太学规矩各朝各代有所不同,但微臣记得洪武卧碑上有一条存续了很久:监生应恪守规矩,工农商贾皆可言之一切军民利病,惟生员不可建言。”
徐谨猛地一个激灵,有如醍醐灌顶,对,有这么一条,是明洪武大帝亲自定下的!
国子监与一般的私学不同,说到底它终究是为国家储备官员应运而生的,所以国子监教出的学生,一定要以君王以皇室马首是瞻,一定要听话。因此才有了这一条,谁都可以品论国家时事,唯有监生不许。朝廷要培养的,是拥护皇帝一切政治主张,为皇帝分忧解难的,听话的学生,而现在他们却联合上表,公然违反监规,这不是要反天吗!
徐谨额间布满冷汗,肩膀上的伤口越发疼了起来。她回头看向那个端坐着的男人,他面相妖娆,却浑身散发出一股莫名的狠厉。
殿上此时只有卫权的幽缓的声音:
“监生们做出此等大逆不道之事,依微臣看,确实不能轻饶,陛下不是还要下旨废了国子监吗?此道旨意迟迟未下便是对他们最大的仁慈,也是陛下您最后的底线。至于他们,起码要再关上些日子,敲打敲打,让他们知道,什么叫皇权,什么叫天威,什么叫上下。”
皇帝有废掉国子监之意!徐谨心一沉,国子监不仅是她任职之所,是闫道云交给她的重任,而且赵明庭也说过国子监与寒门学子之间的联系与平衡,皇帝要废国子监并不是一件好事!
而卫权,他为何如此呢?他说的每一句话,每一份态度都不在她的预料之中。
她有些焦急,嗓中涌起一股血气。
“咳咳……咳咳……噗……”
“这……”
……
“徐谨!”
“徐卿怎样?要不要传御医?”赵淳载脸色不是很好地问道。
原来众人只见地上的少年身躯攸地瘫软下去,赵明庭立即离座扶起她。
徐谨靠在他怀中看着皇帝,嘴角带着血凄然地念道:
“昔时贤文,诲汝谆谆,集韵增文,多见多闻。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陛下,这是儿时微臣启蒙所读之书,岁月变迁,十几年过去,日月虽不改容颜,可微臣如今都长这么大了。”
“徐主簿在感伤什么呢?”萧渊讽刺道。
“侯爷恕罪,下官只是想,那么多不过加冠之年的青年才俊,读了那么多年书实属不易。”
“不易就可以冒犯天颜了?”
徐谨叹了一口气道:“侯爷是不明白,读书人的那份赤子之心。”
“赤子之心?罔顾圣眷还谈什么赤子之心,徐主簿不妨说说,是何赤子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