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红楼]风景旧曾谙 > 103 第四十四回上

103 第四十四回上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林如海道:“十八年辰光,小孩儿也长成大人。庄子变化也多,只怕如今都看不出当年的模样。”花颂笑道:“果然这样,倒勾得我立时就想到处转一转。”嘴里说着,一起转头去看吴太君。吴太君会意,笑道:“知道了,要撒欢的只管去。只别贪玩忘了时辰。我这边叫人预备好酒,等你几个回来陪我吃。”三人遂告退出来。

章望便请花颂到庄中赏玩。三人随意说些时令景致之类,一路行至荷塘边,花颂见荷叶田田中一座竹板桥曲曲折折,引向水中央一间茅草亭,说:“这里好。”三人遂到亭中。又闲说几句,花颂便向林如海说恭喜:“如海病好是第一喜,选中佳婿是第二喜,令亲姨母得封诰是第三喜,内侄女擢升宫中贵人是第四喜——四喜临门,正该庆祝呢。”

林如海道:“此处没有外人,我也不遮掩。前两件固然欢喜,这第三件却是真正难得。姨父过身二十余载犹得老圣人顾念,以‘正直忠诚’四字考语荣及泉下,实是本朝未有。姨母又得圣人封诰。如此天恩圣眷,就在我也不能不诚惶诚恐,南京润之表兄那边更不知该何等感佩。”因说:“只是老圣人怎么忽然就想起姨父来?不是我狂妄放肆,敢以私心度上,实在想不出其中情形。这一桩必定要请花大人解疑。”

花颂说:“这件事情追根究竟起来,倒有几分林大人尊亲的源头。五月中,大人岳家的侄孙媳、宁国公府冢妇秦氏殁了,宁国公府报了礼部告假治丧,上月末出殡。因一概事体办得奢华,少不得有御史递本奏报。这原也是寻常惯有的,圣人一向不大理会。偏有那么一个不明根底,不晓得从哪里打听了宁国府用了块樯木板,认定了逾制,竟不肯依饶起来。圣人因问太上皇,言道这秦氏虽名为营缮郎秦业之后,其实是原灵寿县主的幼女,义忠老亲王的外孙。当年灵寿县主从父谋逆,罪在不赦,然而太上皇仁德宽宏,不忍无知婴儿受亲长罪孽连累,方格外垂慈,假托孤儿令秦家收养;又有宁国府贾敬,原与义忠王府交好,也许他辞爵致仕,与秦家往来交好以作看护。如今既殁,义忠亲王一脉就此绝灭,丧仪便额外奢华些也不为太过。外臣不知内情,只看是贾府冢孙妇,故而议论弹劾,圣人的意思,只能姑且搁下罢了。——因此勾起天家旧事,评论近来几朝忠臣义士,太上皇第一盛赞先黄老大人风骨,秉心正义,择善固执;随后说起太夫人随夫流放一节,称刚勇果毅、不避危难,朝堂上下多有不及,当彰其德以为表率,故此与圣人议定‘保毅’二字。如此算来,岂不正是由秦氏而起?”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