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 临行
章邯也不是死脑筋的人,点头道:“邯,必将先生的话牢记于心。”
曹易又说了第二件事:“大海茫茫,方向难辨,一不小心就可能迷失在无尽的大海中。贫道这里有一个指南针,将军随身带着。”
说完,从葫芦里取出一个离开寻龙诀世界时,买的指南针。
章邯接到手里,看了一阵,露出莫名的表情。
曹易指着上面的字母说:“这个代表南,这个代表北,记不住现在就可以用匕首刻上小篆。”
章邯闻言,从腰上拔出一把匕首,刻了起来。
曹易看着忙碌的章邯想起了一件和指南针类似的物件,司南。据说,是战国时代的赵国发明的。
首次提到司南的是《鬼谷子·谋篇第十》,文曰:故郑人之取玉也,载司南之车,为其不惑也。
传统上,认为司南是勺子形状的。
50年代一位钱姓院士曾受人之托试图以天然磁石制做勺形司南,但因天然磁石磁距小、底部摩擦大而未成功。之后王振铎先生以钨钢为复原物在人工电磁场中磁化。
很多学者由此质疑,司南不是勺子形状的,国家历史博物馆也因此不再展出司南的模型。
“刻好了”
章邯放下匕首。
曹易见状说了第三件事:“人长期不吃菜,会生病,贫道的建议是,多携带大豆和绿豆,也就是菽和菉豆,每隔一段时间,泡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