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页
这就是命!
或者说科技才是第一生产力,不然有资源也白搭。
正常的海盐和湖盐都是靠晒出来了的,修建几个晒盐的池子,把盐水储存到其中,随着盐水的浓度逐渐加大,就变成了卤水。
然后再把这种盐水转移到下结晶池子里面,盐渐渐地沉积在池底,形成结晶之后就可以采集了。
盐湖这里地势开阔,光照充足,周围也没有人烟,非常适合做盐田。
江澜估算了一下,湖水浓度,还有光照还有气温的条件,估计一天时间就能出盐了。
“干活了,把东西拿出来吧。”
现代的盐池都是水泥做的,现在也没这个条件。
还好阿玉的空间里有很多卷大的塑料布,几个塑料布再搭配木架子,就能弄个几个能蓄水的小盐池。
有空间就是省事啊,阿玉利用空间里的容器打水,很快就把几个盐池给蓄上了。
“这里放着晒盐,你把铁锅拿出来,我们去那边煮盐。”
阿玉有些不明白,“煮盐不是更快吗?为什么我们还要晒盐?”
“你的锅那么小,而且你有多少木头可以烧?”
现代人还能用工具伐木,原始人只能捡一些枯枝和老死的树来烧,
而且树的燃烧效率很低,跟煤炭没有办法比。
晒盐比煮盐更省心,也更省力,全程几乎都不需要太多的看管。
当然双管齐下是最好的了,比如她们现在就是这样。
如果哪一天把黑泽部落拿下了,倒是可以建一个盐场,这可是稳赚不赔的买卖啊。
正常情况下,一吨海水能出30到35公斤的盐。
这里的盐湖盐含量显然要高一些,1吨湖水能出50斤的盐。
阿玉和江澜忙活了几天,收获也是满满的。
有了这几百斤的盐,估计很长一段时间里面,部落都不会缺盐了。
江澜回去的时候,依旧是用青牛的头领,作为她的代步工具。
这头牛已经被她给收服了,她在盐湖待了好几天,以为它会自己逃回领地去。
没想到这牛带着一家老小,一直等在老位置,看到江澜出来的时候,还甩了甩尾巴,显得很高兴。
“你以后就是有编制的牛了,名字就叫阿青吧。”
江澜带着阿青和它的族群回到黄炎部落之后,着实把大家吓了一跳。
部落瞭望塔上的勇士,看到一群青牛出现,连忙吹起了号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