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页
针线这方面他委实没什么天分,跟林清一比,不如对方九牛一毛。
“这有什么?”林清浅浅一笑,针线活是他做惯了的,并不觉得劳累。
垫子做得很快,这时候已经要收口了,林清三两下弄好,给蒋子尧递过去一个。
家里新棉花已经不多了,而且用新棉花做垫子总觉得有些浪费,里面填充的东西是林清翻找好一会儿才找出的一个旧褥子。
旧褥子不重,但里面的棉花分摊在两个垫子中,就分量十足,坐在上面,不知比刚刚舒服了多少倍。
蒋子尧又是一番夸赞。
时候不早,两人便将矮桌收拾到一旁,又将一旁的褥子床单重新铺好,这才一起下床准备晚饭。
第128章鹿肉的功效
次日,蒋大伯蒋三叔及蒋子尧同辈的几个兄弟,蒋大嫂以及王大夫一同过来了。
还分别送来了乔迁的礼物,蒋二哥拿的是一套瓷碗,通体天青色,并没有什么花纹,两个勺子两个碗两个盘子,正是‘六六大顺’。
别看东西不多,但这么一套价格估计也要几百文呢,在农户家中算的上珍贵了,恰好他们家还没瓷碗,属于比较实用的。
蒋大伯他们带的则是一个编织的很喜庆的红色绳结,足足有成年人双手那么大,在一片灰扑扑的冬日,显得很是引人注目;还有一个样式较为古朴的风铃,风铃在他们这里是有着好运的意思的。
也都可以用来当装饰品,很是不错。另外蒋大哥还拿了一篮子果子过来,有冬枣,橘子和苹果。
这几样果子每样都有十来个,虽说是这里冬日比较常见的水果,但也并不便宜,属于农户不舍得吃的那种。
也刚好是蒋子尧没有种子的那些。
最后则是王大夫,他老人家没带自己孙子,两手各拎着一坛酒,据说是他自己加了药材酿制的,对身体很有益处。
这些人一来,蒋子尧便出去陪客,厨房只剩下了林清一人忙活。
跟着他们一块来的蒋大嫂没有往堂屋进,反是转身进了厨房,三岁的蒋黎没跟他一起,在家中由大伯母看着,只两个大些的孩子过来给新房子添添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