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页
暖汽的模样和手感都很像是加了闪粉的起泡胶,秦小渝收到后还忍不住揉捏了两把,一般人根本想象不到它会是这么厉害的东西。秦小渝是前一天晚上将它放在活动室的,第二天随着太阳的升起很快就消失不见了,不管是肉眼还是触感都很难察觉,也不会影响到呼吸,简直就是神奇发明!
如今这两团暖汽就在老年活动室发挥着作用,而秦小渝也跟这位环保绿皮人保持了联系,想从他们那里再搞些暖汽,还想看看有没有实用的太阳能系统可以交换。
大雪连着下了几天,终于放晴了。
秦小渝趁着这个机会洗了积攒的衣服晾晒,就见好一阵没见过的邮政员李磊出现在了门前,正笑着朝她挥舞着信封。
“您又来送喜庆啊?”秦小渝笑眯眯地甩了甩手走过去,瞧着李磊身边的那头小毛驴,“怎么电驴变毛驴了?”
李磊将一封厚厚的信和一个纸箱交给她,“是给你送信来的,我的电驴三个电池都不行了,想了想还是毛驴寿命长,路上也不颠簸,就买了一头。”
他说着将小毛驴拽了过来,扒开嘴巴给她看,“你瞅瞅,还是个小青年呢,估计能陪我到退休咯!”
“不错不错,看着皮毛就知道养得不错”,秦小渝拿过信和纸箱,发现是王春梅寄过来的,不免有些发怔,回想了一下才想起来是在火车站有过一面之缘的那位摄像师。
信封中是厚厚一叠相片,上面都是穿着军装或是戴着勋章的老人家,后面写了他们的地址和姓名,拜托她转交过去。
王春梅在信中这么写道,“先前拍照的时候,答应过这些老兵大哥.叔爷们会将照片洗出来给他们留念的,我本想是亲自跑一趟,可是人老了,在家里摔了一跤,怕是要卧床一段时日。”
“我怕他们心里惦念着这事儿,便托人将照片都洗了出来,只能拜托你了。上次拍摄的照片中,有一张还得了奖,奖品恰好是个胶片相机,作为答谢,我将这相机和胶卷转增给你,希望你能用它记录下乡村发展之美!”
秦小渝将信封放在一旁,开了纸箱,里面就是王春梅女士所说的相机和胶卷。这是一台老式国产旁轴胶片机,型号是虎丘353,还配了一支的国产镜头。旁边的胶卷则是盒装的乐凯彩卷,颜色华丽的包装让她回想起了小时候,福利院为数不多的合照时刻,用的就是这种胶卷。
旁边的李磊看到了,哎哟了一声,面上现出了回忆之色,“竟然是虎丘,这牌子多少年没见过了。我刚工作的时候就买过一只虎丘351到处拍照呢。”
他从秦小渝手中拿过353A,稍稍摆弄了几下便开了后盖,将胶卷插了进去,摁下了相机上方的一个按钮,相机就发出了自动卷片的声音。
“嘿,这还是电子化的,不错不错”,李磊等着相机发出了咔哒声,才取下镜头盖,眯着一只眼到处瞄,嘴里也不闲着,一直在夸它不错。
“不错不错,这只可以自动对焦,唉,不过还是手动对焦更清晰一些”,李磊转身朝向大秦山,对着山体摁下了快门,只听咔哒一声,山景就被定格在了胶卷纸上。
李磊跟她说了不少注意事项,让秦小渝也试了两把,还教她怎么拍人像更好看,才有些恋恋不舍地离开了。
秦小渝没有着急去拍照,她将王春梅寄过来的相片按照远近分了出来,装在了不同的信封里,算看谁最近要走亲戚,让他们帮着带一带。
而自己则是骑着自行车,先将近处的都送了过去,不少老爷子看到自己的照片都很是感慨,其中一位还是抗日女兵,摸着自己的照片才有些反应过来,喃喃地说了一句,“我都这么老了啊...”
老兵们对自己照片的反应都差不多,都是一直摩挲着照片,感慨不断。而云建安他爹所说的一句话让秦小渝震动不已,做了一个决定。
“幺儿啊,等你爹去世了,就拿这张当俺遗像就中!”
秦小渝这才惊觉,火星庙的人们大多都没有怎么照过像,平日里也没有用相片.视频记录生活的想法,唯一在意的就是“遗像”,那是等到躺在黄土中时的体面,是人一辈子最后的壮烈登场。
一定要精神,一定要体面,这是他们共同的想法。
她这才觉出了王春梅女士送她相机的深意,或许乡村景象在她之后会日新月异,或许莽莽苍山中有不少绝景,可最值得记录下来的还是这群淳朴可爱的老乡们。
秦小渝拿着相机去了老年活动室,这稀罕玩意很快引起了爷爷阿婆还有小娃子们的注意。她本想先随意拍拍练练手,可老爷子特别是阿婆们都捂起脸或是扭过身不让她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