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兄台还是说清楚为妙
“谙知寒路远,却道秉心横。”
吕天生一听,呆站片刻,忽然下楼去了!
“……这等狂生,也是自愧不如了?”
众人议论纷纷,感叹道:“这两句,乃是许仙之志,方才他说诗文小道,立志国治,这两句便是明证啊!”
“这诗也是许仙新才做出,他与吕天生都有急才,但是许仙立意,无疑更胜一筹!”
”吕天生已是了不得了,而许仙却是稳压!中南道文才第一,果是不错!”
经此一事,在场的各地书生,都对许仙的影响大为改观:
“此人真是高才,盛名之下无虚士……”
一时间,许多本要去写诗的读书人,因许仙这一首诗出现而停顿,本来热闹的三楼,一下变得门可罗雀。
钱谦益本还兴致勃勃手搓律诗,不断琢磨修改,准备在众人面前大放异彩,不料许仙出了这诗,一下便叫他意兴阑珊。
孟行怪道:“钱兄怎么不去写了?”
钱谦益郁闷道:“还写什么呀!我这诗本是准备对付闻挺的,谁知道要跟许仙打擂台,此时若是拿出去,恐是拙了。”
一旁的闻挺怒道:“请问钱兄这是什么意思?”
“没什么意思,闻兄,我看你也是早有准备,你为何不去写?”
闻挺一下泄气,叹道:“实不相瞒,我这诗是准备用来对付刘显的,现在要去碰许仙,也是拙了。”
“……”孟行忍不住哈哈大笑,顿时惹怒两人:
“孟兄,你是经常背后怂恿,怎么不见你上去写?”
正在这时,楼下忽然骚动,有人惊呼道:
“王家二小姐来了!”
“哪一位二小姐?”
“还能是哪一位?王家两位小姐,大者为鸿,小者为雁,二小姐自然便是王珺雁。”
“她怎么突然来此?”
知情人士道:“你不知道么?王珺雁乃是许仙拥趸,许仙来此,她自然便跟来了。”
随着众人议论,一个女声由远及近:
“当年我们王家先祖提一首《秋雁楼》,后来诗神李青云路过此地,登秋雁楼欲赋诗一首,不料看到先祖之诗也只能搁笔不题,空留一句‘眼前有景道不得,王景题诗在上头’的感慨。”
“今有许仙题诗一首,令众才子却步之事。我看也可为一段佳话。”
“……”
这些话,谁来说都不可以,但是唯独王家人说可以,还得是有足够分量之人。
王家的二小姐,分量也足够代表王家。
众人都来看,尤其外乡来的读书人无不翘首以盼:
如此神捧许仙的王家二小姐,究竟是什么样的人物。
王珺雁在众人注视下款款而来,这个艳丽女子本是一副不可高攀的神色,但是看到许仙却展颜一笑,顿时牡丹花开,令旁人神飞目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