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二章:曹氏之名,盛于南疆
“我等,我等愿意,愿意!!”
“我们盼曹公这等明主,已经不知盼了多少年了,乱世之中尚且还有曹公这等英豪,老朽愿将性命相托!!”
“言重了,”曹操披着一件衣服,此刻抬手便落了下来,而后他生疼得呲了呲牙。
“主公!”
身旁几名宿卫、文武,尽皆着急。
曹操摆了摆手,“不必担忧,只是临近冬日,身体各处开始骨寒,常有病痛,肩不能抬矣,习惯就好。”
跪伏的三名老者暗中对视,目光之中皆有崇敬、感动。
一人更是嘴角下撇,忍都忍不住泪水上涌。
曹操活动了几下筋骨,接着向这几位老者露出和善的笑意,接着道:“屯民,其实也没什么不好的。”
“各位请务必,向寿春难民们说清楚些,我曹操自临危受命,治兖州诸郡起,已得屯民累二百万人,有十万因劳作、迁徙而死,不过其家人可得抚恤。”
“又累有百万,因功得以安居、铸屋,划村亭居住,得固安之所,有数万人因善引百姓劳作,常年领民诸事,虽不能征辟为官吏,却得银、金作赏。”
“各位在庐江、淮南为屯民,又可行渔业、谷业、采摘之事,女子又能长于桑陌、织衣、织席编履等事……”
“实不相瞒,我有一友,姓刘名备,曾治于高塘、平原、青州、梁国等处,政绩斐然,但他此前却善于编草鞋,身边兄弟,人人都赞不绝口,我亦如是。”
曹操从案下拿出了一双编好的草鞋,神情颇有炫耀之意。
说道此处,他认真的舒了口气,起身来走向三人,将他们一一扶起,期间黑袍郭嘉随行其后,为他整好背上披着的厚布大袍。
曹操握着为首之人的手背,郑重的道:“此时艰难,但人心若齐,则可渡过,听老人家言谈,应是作学之人,定能明白水滴石穿、众志成城的道理。”
“老朽,老朽明白……曹公,大仁大义,还请,还请顾好身体,不可过于劳累,老朽等立刻告知城中百姓,我们这就迁徙去淮南、庐江,听候曹公的吩咐!”
“好,多谢老人家理解。”曹操胡须颤动,嘴角抿下,眼里好似有泪花。
这三人感受其真情,啜泣了几声,被送出了衙署正院。
曹操走至门口,虚着眼在后远望,待人离开后,神色恢复如常,眼神精悍,面有豪气。
脱下了长袍后,命人端来了火盆,在案前继续坐下,郭嘉送来了抄录好的内戒令。
他仍需更改,再将其中几条写得严律些,命郭嘉再加几条实例。
“上一代时,宗族内长辈有妾室曾偷偷以穿华丽锦衣为乐,因此触犯家令,被逐出门外。”
“又,有宗族少年暌,因喜好美服,偷拿家中钱财而买,藏于床下,且时常享珍贵美食,浪费口欲,被杖责数次,致右腿不便行走。”
“自此之后,家中风清气朗,少有邪恶之徒。”
这些其实都不是曹操现编的,而是确有其事,当初因为地内戒令之事,家里惩处了不少人。
不过,身份都不是宗族的人,属旁脉郎,以及其家人。
而最初推行家风内戒令的时候,却也和曹操为北部尉时一同流传而出,至于是为了什么……曹操自己心中最为清楚。
“记下了。”
郭嘉笔走龙蛇,以隽秀的小字记录在布匹上,命人誊抄后,广散于境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