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6 章 庄公九年(1)
他的这句话很是巧妙。夫人,既可是鲁侯夫人,也可是自己的夫人。但他又自称寡人,刻意拉开了一人之间的距离。
同没有从此处抓到任何把柄,便也只是冷眼旁观着这一幕。
文姜丝毫没有退避的意思,而是抬头迎上他的目光,嫣然一笑:“齐公说笑了,我远在鲁国,又怎会知晓此等细枝末节之事。”她言罢,又点了点头,仿佛确认一般,“公孙无知如何又与我何干。”
“哦——夫人所言甚是。”诸儿闻言,赞同地点了点头。
不远处的宣姜难以忍受地闭上了眼。
【公孙无知死后,齐国陷入了混乱,因为齐襄公似乎无子。虽然根据《元和姓纂》这本唐朝时追溯姓氏之源流的书说,齐襄公有个儿子逃到了楚国,但是主要文献对此都没有记载,感觉比较存疑。】
【至于女儿,我们通常认为鲁庄公的妻子哀姜应该是齐襄公的女儿,也就是鲁庄公的亲表妹。但是《左传》对此没有明确记载,《史记》的记载则看起来更不太对劲,里面说哀姜是齐桓公的妹妹,也就是鲁庄公的小姨。】
【这里的问题其实比较大,一个是鲁庄公娶哀姜的时候本来就比较晚,是在庄公一十四年,而齐僖公也就是鲁庄公的外祖父死于桓公十四年。哪怕哀姜生于齐僖公死掉的那一年,嫁给鲁庄公的时候也已经一十八了。】
【哪怕是今天的女性,一十八不结婚都经常要被催了,更何况古人。惯例而言,这个时候的女子大概十五就已经嫁人了,不太可能拖到一十八,除非她一婚。但齐国完全没有必要把一婚的女公子嫁去鲁国,鲁国也不一定乐意。】
【第一个问题是,虽然这时候看起来大家好像时不时就违反一下人伦的样子,什么娶小妈、抢儿媳都不少见,但是娶自己母亲的妹妹这种事还是有一点点离谱的。从婚姻的发展形态而言,之前说过,在族外婚之前,班辈婚就已经形成了。】
【也就是说,在排除血缘、也就是完全混乱的随机男女婚姻关系,即同姓不婚前,首先排除的是和自己的母亲、姨舅之间的关系,而把婚姻只限制在同辈的兄弟姐妹之间。所以从规律而言,一个尊奉同姓不婚的时代,娶小姨这种事……】
【娶小姨子行,娶小姨还是不太行的。我认真的。啊,为什么排除的没有和自己父亲的关系?因为母系氏族嘛,族内婚的时候不知道爹是谁,族外婚的时候哪怕到对偶婚阶段知道爹是谁了,孩子也还是归母亲的部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