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科技幻想 >直播和古人一起读史书 > 第 43 章 桓公十六年(2)

第 43 章 桓公十六年(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然而公子伋严肃地拒绝了他,大致意思就是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那一套。这个剧情真的很常见,之后讲到晋国,晋文公他哥申生也说过类似的话。如果是春秋经,我很难不怀疑孔子是不是编的时候捣鼓了什么,问题这是《左传》。】

【即使是“孝道”这个说法还没有广泛流传开来,这种观念也已经暗藏在人们心中了。比如之前武姜和郑庄公最后能够达成和解,其实也是暗暗受到这种观念的制约。礼制本身也对这种父母和子女的关系有所体现。】

“孝道?”寤生重复道,“善事父母为孝,然无论他们做出何等无礼之事,也依旧要善待他们。当此种观念成为规则,便是所谓‘孝道’吗?有趣。”

【继续说公子寿,他真的太圣父了。眼看着无法阻止同父异母的大哥送死,就在临行前把公子伋灌醉,自己先拿了那面旗子出发,最终死在了盗贼的手中。事实上如果故事结束在这里,也只是会让人觉得公子寿真的太傻了。】

【公子伋很快便追赶了上去,大概与公子寿的死也就是前后脚的关系。如果他够聪明,其实完全可以保住自己的性命——但从他追了上去,其实已经预示了最终的结局。他向盗贼表明了身份,自己主动求死。】

【《诗经》中有“二子乘舟”篇,讲的就是伋和寿二人争相为死,国人因为感伤和怀念他们,作出这首歌谣。这两个人如果从所谓“聪明人”的角度来看,很蠢,一个愚孝不知变通,而另一个只能想出替死的招数,最终导致两人都葬送了性命。】

【但是这首歌之所以能为人们传诵,甚至这个故事在今天都让人感到唏嘘,当然有它的道理。兄弟俩体现的是一种非常纯粹的感情,他们的行为丝毫不考虑利益,完全没有一点点人性的自私,甚至可以说是反人性的。】

【可正是这种绝无私念的赤诚,让今天恨不得把所有感情都像交易一样一笔一笔结清、两个人之间不能存在任何亏欠的我们,感受到一种非常朴素的震撼。这也是为什么明明“圣父”都快成贬义词了,大家依然会觉得公子伋和公子寿十分可惜。】

【只有一个人做好人,吃大亏,会让人觉得他傻;然而两个好人双向奔赴,互相心甘情愿为对方付出,直到牺牲性命……只会让人觉得,很好,他们两个都值得。当然,渣爹最不值得。知道公子寿也死了之后,卫宣公转头就立了公子朔当太子。】

“她似乎很赞赏寿的选择?”宣姜露出疑惑之色,“可他们一样傻,分明可以两个人都活着。”

庄姜呼出一口气:“在没有其他选择的前提下赞赏罢。毕竟如若卫侯晋执意要取他性命,而他不想后半生隐姓埋名、东躲xī • zàng,也确实无路可走。”

修长的食指点了点妹妹乌黑的鬓角,文姜半是玩笑半是讥嘲地对宣姜道:“说到底若不是你,他们父子可能真不至于走到这一步。”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