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 章
既然顾九阙可以dú • lì完成西厢房的测绘工作,顾爷爷和顾奶奶也不再费心盯着顾玉圭去登高爬梯。老两口蹲在烧成一片废墟的西厢房里,将已经烧毁的家具和摆设一件一件的清理出来,顾玉圭亦步亦趋地跟在老两口身后,帮着登记在册。时不时还要被顾爷爷臭骂一顿:“记得详细一点,什么材质,什么年代,什么做工,表面又是什么纹饰……你怎么就不能跟小阙学学,直接照着原样画出来贴在后面多好……”
面对老爷子的吹毛求疵,顾爸爸唯唯诺诺不敢辩解,只能用哀怨地眼神瞅着上房揭瓦的顾九阙:臭小子,竟然卷到你老子头上来了!
顾九阙并不知道顾爸爸的腹诽,他好不容易忙完了西厢房的整体测绘,眼前又弹出了一行字【是否重新测量西厢房】,后面附缀着一行小字【1/10000】。
顾九阙:“……”
等反应过来以后,顾九阙一阵狂喜。虽然他还不清楚玉璇玑为什么时灵时不灵的,但奇遇当前,顾九阙还是兴奋地选择了“是”。
接下来的待遇就跟顾九阙修复杨枝观音画像的待遇一模一样了。
一遍遍的测量,一遍遍的临摹样图,一遍遍的拍照留样,一遍遍的总结修缮意见……
随着顾九阙不厌其烦地重复西厢房的测绘过程,他惊讶的发现,自己对这间房各个架构的掌握,竟然达到了一种恐怖的程度。
脑海中有无数想法如铁树银花般拼命碰撞,灵感四处迸溅,从前一知半解或者不求甚解的知识点在这一刻突然融会贯通。
顾九阙怔怔坐在房梁上,原本以为经历过上辈子的重新修整,自己对老宅的各种构造和数据已经很熟悉了。可直到此刻,顾九阙才恍然惊觉,原来他以为的熟悉只是拙劣的模仿,只是大体掌握了建造一间房子需要的各种数据和技艺,充其量就是照猫画虎,照葫芦画瓢的临摹。
而关于古人如何建造一间房屋,以及在建造过程中运用到的各种建筑美学和结构力学的成体系的总结和归纳,直到这一刻才悄然成型。
顾九阙惊喜地发现,他终于彻底掌握了建造一间明清时期的西厢房需要的全部技艺。
古人说熟能生巧,大抵就是如此了。
再强悍的天赋,再丰富的理论,终究还是需要身体力行地去实践。只有积年累月的实践和总结,才能达到技巧的堆叠。只有技巧达到登峰造极的程度,才能真正做到融会贯通,创造出巧夺天工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