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章 论伐吴
不过按照马谡所说,从形势上来说的确不如伐吴划算。
“但若是兴兵伐吴,你怎么能确定伪魏不会来袭击我们呢?”诸葛亮轻轻摇摇头,眼底露出了几分欣慰。
“不可能,伪魏曹睿不是他那个好面子的爹,他不可能会打我们。”
马谡对此敢直接打包票,非常自信的回答。
“伪魏的重心皆在关东,距离陇右太过遥远。魏军若是伐我助吴,我们汉军顺着江水可以快速回援,速度甚至比他们还快。”
“但如果说他们南下伐吴,不仅可以动员迅速,以东吴的能力根本无力两面防守。”
“如果仅凉州军与关中军,那就仅陇右驻军就足以抵挡。若是丞相不放心,可派一偏军驻扎汉中作为奇兵,随时准备支援两边。”
“只要能夺回长江隘口,与先帝曾经的预想那样逼迫东吴放弃称帝,称臣请和就足矣。”
还有一句话没说,就是根本没必要担心孙权会投降北面曹魏。因为他若是称帝,曹魏和蜀汉一样容不下他。
理论上这就是个稳赚不赔的买卖,除了需要暂停北伐大业转而东进之外并没有太大的问题。无论是从法理上还是政治正确上,这都是一个正确的事情。
诸葛亮略微点点头,面色依然古井无波,
“说的倒没问题,但伱怎么能确定孙权一定会按照你的既定计划走?你又如何断定,曹魏一定不会大举进攻陇右?”
“这中间一旦重现一点差错,可能汉室复兴的道路就要出问题了。”
诸葛亮一生唯谨唯慎,不擅用险。不是他不愿意,而在于自家底牌太少了。
这导致丞相一生都是一个绝对的实务主义者,认定现实的优势比所谓天命要重要的多。
“丞相,现在大汉还没有衰弱到连一个吴王都镇不住的程度。”马谡拱拱手,平静的回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