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9 章
第五组的四名选手里,余曜是第一个上去抓浪的,当场就吸引了所有裁判的注意。
倒不是说这道浪迥然不同,亦或者说是少年的技巧有多特殊。
毕竟余曜刚刚才站起来,冲浪板还在绿浪的推力下摆荡起乘,还没有来得及做出什么能够抓住众人眼球的动作。
大家关注的重点都在那身黑色的冲浪服上。
同罗恩一样,余曜也没有穿长袖。
七月的纳兰群岛已经相当炎热,他只是在出门前给脸上涂了一层防晒,身上穿着的是纯黑色短袖和短裤。
黑色吸热。
但黑色也吸睛。
紧紧贴合着肌肤的布料,完美凸显出身材的每一根流畅线条。
穿在修长挺拔的少年身上,让他看上去如同一柄已经出鞘的剑。
让人错觉,他从冲浪板上站起来的一瞬间,寒光闪闪的剑锋就已经直指那道正在卷起上扬的绿浪潮头。
“气势不错。”
坐在j3位置的裁判满意地点点头。
冲浪是很讲究气势的运动。
只有最自信无畏的运动员,才能在冲浪时带来掌控一切的压迫强大感。
这对于凭借主观印象打分的项目来说再重要不过。
其他裁判们听见这句,也纷纷附和点头,再望向海平面时,眼里多了几分期待。
裁判席上原本散漫疲惫的气氛,在少年起乘的动作还没有开始时就被小小震撼一下。
但也仅限于此了。
一连裁决了四组比赛,不知道多少次抓浪动作,裁判们个个烦躁不已,哪怕有遮阳帐篷的阻挡,也在高温的天气里被湿热空气蒸得目眩头晕。
他们能坚持坐在这里,努力看向场中的少年,就已经是凭借自己作为裁判的最大责任心。
“希望余能带给我们精彩一些的表现吧。”
j5位的裁判擦了擦额头上豆大的汗珠子,“又或者,早点放弃,让我们找个地方乘凉喘喘气。”
虽然看现在的糟糕浪况,貌似后者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裁判们个个心浮气躁。
反倒是专门守在栏杆边的罗恩等人更加的目不转睛。
见少年果然是第一个起乘,罗恩就俏皮地吹了声口哨,对身边的卡格尔道,“他看上去很帅,不是吗”
卡格尔没说话,但涂满睫毛膏的长长睫毛颤动几下,目光也深深望向远处赛场。
碧蓝波涛和洁白浪花交织的海平面上。
余曜已经抓住机会撑板起乘。
他在站起后迅速调整成膝盖弯曲,上半身笔直的挺拔姿态,尽可能地压低自己的重心保持平衡。
但这样的姿态只持续了不到一秒。
少年就在感受到板尾受力的当场,顺着这股力道冲了出去。
他看上去是在背浪而行。
实则在浪峰抬起的刹那,
就已经巧妙地在海浪底部用腰和腿的力量压低重心,整个人向后倾去。
冲浪板的一侧板边切开水面,在髋骨推力的作用下转向上冲,紧接着,又在抵达浪壁中部的弧度里惊险地掉头下移
一上一下间,冲浪板的板头被重重踩下。
无数珍珠般的浪花就被另一端翘起的板尾高高扬起。
少年在自己扬起的半圆形浪花圈里无所畏惧地冲出重围。
起乘后的第一个转弯动作,成功
火眼金睛的解说员立刻道,“这是一个软浪上的小回转余充分利用了这道浪的全部潜能”
直播间的冲浪爱好者也在同步解说。
只有蓄能不足的浪会被称为软浪
很多运动员都看不上这种浪,觉得冲起来没劲,顶多只能做一个余这种转弯不到九十度的小回转
他们更喜欢有能量的海浪,能够帮助他们完成更多炫技的技巧
有观众们第一时间想到了比赛的开头。
炫技的技巧就像罗恩的钻管一样吗
更多的人想起了罗恩冲浪时的海浪,高大,威猛,仿佛有噬人的力量,轰隆隆的浪声也如雷鸣般。
再对比余曜现在所面对的。
别说雷鸣了,掀起的浪花都还没有少年的腰高。
怪不得叫软浪,软趴趴的,一点力气都没有
观众们才因为第一个底转动作激动起来的心啪叽一下又摔了个粉碎。
即使冲浪爱好者不说,他们也能猜到,这种浪况,根本不可能做出罗恩那种让人热血沸腾的钻管动作。
余曜不是不会,更可能的是没有条件。
这也太气人了
有人愤愤不平,替少年抱屈。
可这能有什么办法呢,他们想到了冲浪爱好者一开始的话,冲浪比赛本来就要考验选手们的运气。
同样想到这一点的裁判们把刚刚坐直的身体靠回了椅背上。
余曜也没有在第一个成功里迷失自我。
浪花飞溅到眼里脸上的感觉只是一瞬间。
微凉的触感没来得及在他的知觉里停留一下,就被比赛的紧绷感所取代。
他没有忘记自己跟半田麻帆所打的那个赌。
虽然现在面临的浪况很糟糕,但比赛是晋级制。
他只要能从这一组中脱颖而出,进入到晋级赛的前十六名,下一组时再面对的,就未必是这样糟糕的情况了。
余曜对现状很乐观。
20进16,晋级赛直接就是16进8的14决赛,这可比坡面障碍追逐容易多了。
他的乐观在再次压低重心,沿着浪壁向上冲去的背影里展现得淋漓尽致。
见少年再度冲上浪尖,跟余曜同组的其他选手愣了愣,趴在冲浪板上支起身子。
这么软的浪都能冲得起来”
黑皮肤的阿普抱紧好心人赞助
的冲浪板,大大圆圆的眼睛里一下就有了光。
他们都想到了余曜的想法,很快都打起了精神。
第一场出师不利又怎样。
想拿到晋级名额,笑到最后的才是真正赢家
久经赛场的o国选手安东尼用力拍了拍自己的额头,有点好笑自己这种老将居然连一个初出茅庐的新手都比不过。
果然还是浪太烂,一下打击到了自己的信心么。
不过看余曜在浪里冲上冲下的潇洒动作,说不定这浪冲起来没有自己想象得那么烂
安东尼突然多了自信。
他划水往浪区去,阿普和y国选手见状,也不甘示弱地跟了上来。
只有余曜一枝独秀的第五组重新焕发出新的活力。
可人一多,就面临了新的问题。
浪只有一道,只有靠近浪头的人才能享有优先权。
安东尼和阿普在最前面,你追我赶,同时虎视眈眈地盯着刚刚结束一道浪的余曜。
余曜也不恋战,见自己显然赶不及下一道浪的浪头,就大大方方地滑到一边,把主场让给了同组选手。
等到安东尼、阿普和y国选手依次滑过,才在他们怀疑人生的目光里,从容地划水追赶浪头。
他瞄准时机。
在绿浪成形时果断抓浪。
黑色短袖的少年就再度屹立在浪涛头上,驾驭着身下的冲浪板和浪潮正面博弈。
他看上去从容极了。
劲瘦的腰肢蓄满了力度,双腿稳稳立在板身上。
明明没有滑雪板一样的硬质固定器,只有一根柔软的,容易变形的绳索连接在少年和冲浪板之间。
但追过余曜单板比赛的观众们莫名就是觉得,冲浪板已经被牢牢地固定在了少年脚下。
他只需要压缩,重心后移。
泡沫板并不锋利的板缘就会切开最大的水花,在他矮身摸水时溅上少年的一身一脸。
等到冲浪板在身体的带动下旋转,整个板身几乎倾斜立起和海平面呈现九十度直角时,更是轻而易举地就被少年反方向拧转回了原本的路径。
一个冲上浪顶的转弯动作完成在弹指之间。
原本以为浪很给力,结果自己还没有施展技巧就被溃散浪头打得摔倒的安东尼当时就瞪大了眼。
他抓耳挠腮,却也有素养地没有破坏浪型。
只是在余曜一连几个回切动作滑远之后,才迫不及待地划水,赶到了浪边感受着冲浪板所承受的推力。
这不就跟自己刚刚滑的软浪一模一样吗
安东尼满脸的不敢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