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我靠极限运动封神 > 第 31 章

第 31 章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稳稳落地。

后刃滑行而下。

一个很漂亮的内转180°,又名山上侧的旋转动作就被少年无师自通地用了出来。

山上侧+Indy抓板?

“我还什么都没说呢,”葛教练讷讷低声,随即便是阵阵狂喜。

这就是天才的实力吗?

执教十来年的葛教练还是第一次遇到这么省心的运动员。

自己才说了几句,连核心重点都还没有说到,余曜就已经能在第一次出池子时,就把山上侧和抓板动作完美结合在一起!

葛教练擦掉额头上的冷汗,整个人轻飘飘的,有一种被幸福馅饼砸晕的不真实感。

但他高兴得还是太早了。

山上侧是除了空中换刃以外的最简单的动作,余曜做的时候,甚至压根就不知道这个动作居然还有一个专有名词。

他只是单纯地觉得,都飞上天了,不做点什么好像有点空落落的。

但如果要做点什么的话,自己还不熟悉这种特殊的场地,如果摔了反而得不偿失。

那就简单地换一下板头的方向好了。

少年很轻松地实现了自己的想法,并且很快地在第一个线路折返间就适应了不同于粉雪的坚硬池面。

下一次冲上天际的时候做什么呢?

余曜弯腰加速,再次从池底“唰”地冲上池壁时,脑中灵光一闪,就借着身体的惯性,在熟悉的滞空感中滑出雪壁。

黑色雪板被拧转成与山壁边缘平行的九十度方向。

少年的身体后仰着,绕着双肩的轴线轻盈

地向后翻去。

他没有贪心,只翻了一周而已。

无比富余的高度和距离,带来很棒的滞空感,甚至让这个后空翻的动作看上去仿佛被施加了文艺电影里的悠长慢镜头。

不止是池外的教练们能将少年的每一个娴熟流畅的动作细节都看得分明,余曜自己也能透过护目镜将教练们的神情尽收眼底。

其他教练还好说,葛教练怎么一脸吃惊的样子?

这样翻不对吗?

是圈数太少?

余曜不熟悉U型池的规则,下意识就觉得自己可能做错了什么。

他松开抓住固定器中央的手,再次落回池子里,在“砰”

的巨大撞击声里微微皱了下眉,放任自己从池檐向池底滑去。

雪板触底反弹般再度加速,少年好看的眉宇也重新舒展了开。

圈数少而已,那就继续往上加。

黑色的身影在不断累积的高速里再一次冲出池壁。

这次做的是一个斜向的偏轴转体。

少年在阳光里从紧窄的腰肢发力,轻盈无比地绕着从左肩到后肩膀的轴线旋转。

顺顺当当地完成了一个偏轴转体720。

余曜此时还不知道,在U型池的圈数计算里,每个动作都要增加上池壁自然摆动的180°。自己这个动作,出现在裁判们的打分表时,会被修正为偏轴转体900。

可葛教练知道啊!

他不光知道这个动作应该叫偏轴转体900,还知道刚刚的那个后空翻一周应该叫做后空翻540。

余曜居然一上来就完成了一个后空翻540和一个偏轴转体900。

可他甚至还不熟悉U型池的环境。

这孩子,滑得这么快,根本不怕撞到头或者摔着吗?

葛教练直直地盯着池中此起彼伏,如海豚般不时优雅跃出的轻灵身影,心脏都快要因为剧烈的兴奋和紧张从嗓子眼里跳出来。

接下来还有什么惊喜?

他盯着少年再次旋转的身影在心里默数。

好家伙,这下不是两圈了,直接是两圈半,是一个反脚外转的1080!

葛教练嘴角高高扬起。

然后就看见,少年的下一个动作,竟然又加了半圈,变成了令人吃惊的1260!

那下一个动作是不是就是1440了?

果然,正如他所料的那样,少年在腾空之后,毫不迟疑地在空中转体转体再转体,成功完成了一个1440的三圈半转体动作。

还附赠了一个蹲身双手抓板的潇洒动作。

如果能保持这个1440的水准,余曜在国际上都能跻身进顶尖一流选手的行列!

这是第一次上U型池的人?

自己怎么没早点把余曜从人堆里扒拉出来!

葛教练死死按着心口,要不然的话,他觉得自己怕是要当场晕在这儿。

韩启光看出端倪,小声过来

询问。

“余曜这几个动作做得不错?()”

U

“()”

同行的U型池副教练董教练就一脸激动地接上了话茬,“那是很不错!”

他望着那个在最后一次加速中帅气跃出池面的少年身影,手都哆嗦了起来,“余曜这一下的高度至少有7米!”

“7米怎么了?”负责平行大回转的杜教练奇怪问道。

葛教练紧紧握拳:“上一届世界纪录的保持者也才只有米!”

大家还没有反应过来。

U型池的董副教练一语中的地补充,“应该说,上上届世界纪录的保持者也只有7米!7米这个记录甚至保持了整整三年才被人打破!”

他扫视一圈,呼吸急促地说道,“可余曜甚至都还没有上加高台!”

没上加高台就能无限逼近上上任世界纪录的保持者。

这要是上了加高台!

U型池的主副教练对视一眼,都看清了对方眼里火辣辣的势在必得。

余曜这个好苗子,他们留定了!

眼见少年在最后一次落地后就冲出池子,一个急刹干净利落地停在了雪面上,他们就急匆匆地跑了过去。

两个人同时撒丫子的背影欢欣且手舞足蹈。

“看样子是真的不错。”

留在原地的几位教练们面面相觑,都对后续的试训充满了信心。

技巧类虽然和竞速项目不同,但对基础技术的要求都是相似的。

技巧类都能完成得这么好,余曜应该也能在竞速项目上发挥得不错吧?

坡面障碍追逐和平行大回转的教练们忍不住地想着,脸上的神色既紧张又兴奋。

但事实很快就证明了。

余曜远比他们想象得还要更适合单板滑雪这个项目。

不是具体到每个小项,是他对雪板的技术应用炉火纯青,每个项目都很适合,每个项目都能达到国际一线选手的优异标准。

简直是没有短板的五边形战士!

从出生起就踩着雪板滑大的吧?!

坡面障碍追逐的韩教练两眼放光。

“速度刚刚好不快不慢,波浪道直接飞,拐弯不减速,跳台也大胆跳,体力分配合理,规划路线和避障的能力,以及对雪面的灵敏度都是一流!”

平行大回转的杜教练也掐着计时器口干舌燥。

“立刃的角度又高又稳!一次也没有撞上标记线,还通过了25道弯里的每一个检查点,最终的速度达到了惊人的秒!上一届世界杯的记录是多少秒来着,好像也就比余曜快了三秒半?”

两个竞速项目的主教练都止不住地笑出了声,一边数着少年的优点,一边把牙齿咬得“格格”作响。

反倒是已经失态过的U型池教练们看上去最为冷静。

()葛教练看着这几位同事几欲狂热的兴奋表情就是一阵阵后怕。

再也没有哪一刻比现在更觉得,自己刚刚当机立断把余曜定下来是件多么正确的决定。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