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瓦岗覆师(2)——敌友变幻
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宇文化及的十万骁果,无疑触碰到了他们的利益。为了维护各自的利益,双方决定暂时握手言和,化敌为友,共同对付宇文化及,先灭掉这股外来的敌人。
洛阳方面,在听闻宇文化及的十万大军,呼啸而来的消息后,满朝上下,一片慌乱。此时,位居“七贵”行列的两个人,内史令元文都、卢楚。当初,越王杨侗被拥立为帝之后,分封了七位文武大员,元文都、卢楚位列其中,王世充也位列其中。
对于宇文化及的到来,有一位名叫盖琮的官员,上疏皇泰主,此时应该和李密化敌为友,共同对抗宇文化及。元文都此时却生出一条妙计,觉得可以一箭双雕,假借李密之手,消灭宇文化及。与此同时,再趁机大大消耗李密的军事实力,届时李密人困马乏,再与其决战,会有很大胜算。元文都对卢楚说道:
今雠耻未雪而兵力不足,若赦密罪使击化及,两贼自斗,吾徐承其弊。化及既破,密兵亦疲;又其将士利吾官赏,易可离间,并密亦可擒也。(《资治通鉴》)
元文都提出这样一箭双雕的计策,卢楚等人深以为然。于是,元文都、卢楚即以盖琮为通直散骑常侍,携带皇泰主的敕书,前往赐予李密,欲与李密结盟,双方握手言和,共同对付宇文化及。
面对洛阳方面的示好,李密作何反应?以李密的聪明才智,当然明白,这是洛阳方面的借刀shā • rén之计。可是,现在容不得李密任性。如果不与洛阳握手言和,则必然会受到洛阳守军、骁果的两面夹击,瓦岗军会面临两线作战的压力。所以,李密经过深思熟虑,决定和皇泰主化敌为友。李密自信,凭借自己的文韬武略,定然能够速战速决,打败宇文化及,不会对瓦岗军的实力造成大的损失。
不久,宇文化及将辎重留在滑台,以王轨为刑部尚书,驻兵滑台,看守辎重。然后,宇文化及率领骁果,北指黎阳。前不久,李密刚刚占了黎阳仓,宇文化及直逼黎阳仓,很明显这是要和李密动手。因此,李密必须予以还击。
李密派遣大将徐世勣,率军抢占黎阳。可是,宇文化及毕竟手上有十万骁果,人多势众。徐世勣担心会寡不敌众,于是,暂时退出黎阳,引兵向西,占据黎阳仓驻守。不久之后,宇文化及率军渡过黄河,占领黎阳。紧接着,宇文化及分兵数路,将黎阳仓城中的徐世勣,团团包围。
在听说徐世勣被围之后,李密立即率领两万步骑,在距离黎阳仓不远的清淇,修筑工事,安营扎寨。然后,李密与徐世勣之间,用烽火相互呼应,达成共识。每次,只要宇文化及攻打黎阳,李密便在其背后袭扰;如果宇文化及进攻李密,徐世勣就从背后袭击宇文化及。这样一来,宇文化及被李密、徐世勣的“游击战术”,搞得精疲力尽。
李密深挖战壕,修筑坚城,摆出了一副要和宇文化及打“持久战”的样子,就是不和宇文化及主动交战。李密的目的,就是要一步步耗掉宇文化及的元气。有一次,李密隔着淇水,与宇文化及两军对峙。只见李密指着宇文化及,开始口吐莲花,破口大骂,历数宇文化及的种种罪行,把宇文化及数落得体无完肤:
卿本匈奴皂隶破野头耳;父兄子弟,并受隋恩,富贵累世,举朝莫二。主上失德,不能死谏,反行弑逆,欲规篡夺。不追诸葛瞻之忠诚,乃为霍禹之恶逆,天地所不容,将欲何之!若速来归我,尚可得全后嗣。(《资治通鉴》)
不要看宇文化及平日里耀武扬威,不可一世的,可他纯粹就是一个胸无点墨之人。对于李密这样一番引经据典的指责,宇文化及居然一句话都没有听懂。沉默了好一会儿,宇文化及大言不惭地说道:“与尔论相杀事,何须作书语邪!”李密听完,更加鄙视宇文化及,对身边将领这样说道:
化及庸愚如此,忽欲图为帝王,吾当折杖驱之耳!
李密此话的意思是,就宇文化及这种货色,也想图谋帝王大业,你们且看我如何将他生擒。确实,论文韬武略,聪明才智,宇文化及连李密的一个零头都不到,所以,他最后的覆灭是必然的。
事到如今,宇文化及只有孤注一掷,继续打下去。于是,宇文化及举全军之力,进攻黎阳仓,同时又大量打制攻城器械。然而,驻守黎阳仓的徐世勣,却早有准备。徐世勣命人在城外挖了一道壕沟,阻挡住了骁果的攻势,使其无法攻到城下。同时,徐世勣又悄悄挖了一条秘密通道,然后派遣一支精锐部队,绕到骁果的背后,发起突然袭击,骁果大败。宇文化及被迫焚毁了攻城器械,狼狈地率军撤离黎阳。
黎阳之战,瓦岗军首战击败宇文化及,重新夺回黎阳。很快,洛阳方面的特使盖琮,来到了李密军中,带来了皇泰主杨侗的敕书。接到皇泰主的敕书,李密当即表示,愿意和洛阳方面化敌为友。
为了表示诚意,李密特意委派元帅府记室参军李俭、上开府徐师誉等人,前往东都觐见皇泰主。皇泰主此时正有意与李密结盟,看到李密遣使觐见,自然是正合心意。所以,皇泰主拜李密为太尉、尚书令、东南道大行台行军元帅、魏国公。
皇泰主将攻打宇文化及的一切事宜,全权交由李密。并且,还许诺李密,只要平定了宇文化及,就让他入朝辅政:“其用兵机略,一禀魏公节度。”武德元年(618年)七月,皇泰主大理卿张权、鸿胪卿崔善福,前往李密军中,宣读皇帝敕书,由李密全权指挥,攻打宇文化及的作战:
今日以前,咸共刷荡,使至以后,彼此通怀。七政之重,伫公匡弼,九伐之利,委公指挥。
张权等人来到清淇瓦岗军大营后,李密面朝北面,拜受诏书。这样一来,李密正式接受了洛阳方面的册封,与洛阳方面正式结成联盟。既然接受了洛阳的册封,李密便能名正言顺地对付宇文化及。
自从撤出黎阳后,宇文化及开始濒临绝境,怎么回事呢?军中马上就要断粮了。宇文化及手上有十万大军,吃饭成了一个重大问题。李密发现了宇文化及缺粮的这一短板,便想利用这一弱点,想到了一条妙计。
李密派人告知宇文化及,说自己愿意和他议和,并且答应给十万骁果资助粮食。李密此举的目的,就是为了消耗骁果的军粮。李密假意议和,并答应为骁果输送粮食,愚蠢的宇文化及,肯定会放松警惕,无所顾忌地食用剩余的军粮。反正,宇文化及认为,有李密送来的粮食,自己怕什么!
果然,宇文化及不再限制士卒食用粮食,剩余的军粮,被吃得所剩无几。这样正中李密下怀,他等的就是这个时候。一旦骁果军粮耗尽,瓦岗军便可趁着宇文化及粮尽兵殆之际,一举击败宇文化及。
本来,一切都在李密的掌握之中。然而,此时却出了一个小小的意外,迫使李密将这个作战计划提前了。正是因为这个看似不起眼的意外,也彻底改写了瓦岗军的命运,也将改写李密的命运。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意外呢?原来,瓦岗军中的一个部下犯了军法,李密欲要对他进行处罚。这个部下非常害怕,索性连夜投靠宇文化及,将李密的计策,和盘托出。宇文化及得知李密的计策后,异常愤怒,觉得李密心也太黑了。
宇文化及一气之下,率领十万骁果,挥师渡过大运河的永济渠,杀奔至童山,直指李密瓦岗军主力。一场大战即将拉开帷幕,李密经过反复思考,最终决定,率领瓦岗军,在童山与宇文化及决战。
其实,李密完全可以避免这场没有必要发生的战争。宇文化及归心似箭,他的目标是返回关中。只要李密让开道路,放宇文化及通过,这场战争便能化于无形之中。为了进攻洛阳,李密明智的做法,应该是保存实力。可是,李密却选择了与宇文化及决战。这场战争,直接成为了瓦岗军由盛转衰的转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