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陵(7)
俞也吓了一跳,小心回礼后道:“师兄与我或许不用这么客气?之后日日都要见面,每次都行礼也太麻烦了。”
韩非颔首:“好,叫我韩非,就可以。”他抱有歉意道,“我说话,慢。见谅。”
俞也:“师兄不必道歉。嘴上说的话,只能停留一时、被几个人听到;笔端倾诉之言,却可传遍七国、流传千古。”
韩非:“不敢当。多亏了,你的纸。让我能写出,更多文章。”
俞也:“可以让我看看吗?”
韩非示意她自取。
俞也从他书案上厚厚一沓纸中随意拿了一篇,入目的题目是《五蠹》。
李斯早起后需要先处理一些荀府的事务,所以到得晚了些。他走进学堂时,看见俞也正坐在韩非书案旁,神情格外认真地读着纸上的文章。
他面不改色地路过二人,在旁边自己的书案前坐下。
俞也细细读完这篇《五蠹》,双手捧着充满敬重地问韩非道:“请问能借我抄录一遍吗?”
韩非温和道:“当然能。”
俞也把那篇文章拿到自己案上抄录。李斯走到她身边,挨着她跪坐下来,问:“什么感想?”
俞也悄声对李斯道:“我在穿越前曾读过《史记》对韩非的记载。据说秦王政读到他的文章后,感慨‘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现在看来,司马迁所言倒也不算太夸张。”
韩非的外表、行事常常给人十分温和之感,但他的文章风格却截然不同,清醒冷静到漠然,尖锐到有些叛逆。
俞也低声道:“可惜写出如此好文章的人,还是败在嘴拙上。等到日后面见君王时若不能对答如流,始终是要吃亏的。”
李斯知道俞也想起了历史上韩非被人陷害而死的事。他道:“现在我才是李斯。我若不害他,他未必会死。”
俞也笑着看了他一眼,那意思是“你当真不会害他吗”。
她没直接问出口,李斯也就没有回答的机会。
荀况来了。众人各回各位。
荀况的讲学风格比俞也想象中要自由很多,有点像她在现代读大学时的自由讨论小组。每日的流程大多为读荀况或者其他学生的文章,大家读完后一起讨论;又或者是针对荀况提出的某个问题、某件时事进行讨论、撰文。
俞也勤勤恳恳地上了半个月的学,好不容易有了个休沐日出来见荆轲。荆轲看她学得眼神都发直了,问她这半个月都学什么了这么辛苦。
俞也张开嘴,半晌又阖上。她放空地望着远处:“知识就像潮水一样来了又走,没留下一点痕迹。”
荆轲努力憋住笑。
俞也:“看来得再复习一下。要不我还是回去接着读书吧。”
荆轲不太了解读书是个什么滋味,但也能看出俞也的郁闷和茫然。他道:“整天待在一间屋子里,好好的人都待傻了。既然休息了就痛快玩一天,说不定能有新的启发。正好今天我和魏甲约了去喝酒,一起去吧。”
俞也心想也有理,再紧的弦也得适当松一松。她跟着荆轲边走边问:“你什么时候和魏甲走得这么近?”
荆轲:“上次押送货物回来之后,他常常来找我,还曾旁敲侧击地问你去哪里了。估计他也想多交几个朋友吧。”
魏甲在街上见到跟在荆轲身后的俞也,眼睛一亮,嘴上却没好气道:“你带着她做什么?今天我要带你去的地方可不是姑娘家该去的。”
俞也听他说这话,心里已有猜测。果然,魏甲带着他俩带到一间女闾门前——正是她曾醉酒留宿在此,第一次遇见李斯的地方。
荆轲在门前停住脚步:“不是说喝酒吗,干嘛来这种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