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苦寻桥
宋摇星抬头望了望天上月亮。
这会儿才入夜没多久,月亮残缺不满,而且今天并非十五。
地上的尸体们一副阴魂都没生出,看来是无法成形了。人死之后不是一定会化作阴魂,需得天时地利和执念共生。
比如杨士康。
他就是执念太深,加上机缘巧合。
可惜,若能生出阴魂,还可以一同顺手斩了。
血气浓厚,恐怕会招来野兽。百煅门弟子拿出马车中的铲子,主动去挖坑。他们速度很快,挖好了大坑,把十来具尸体扔进去填平。
等一盖上土,荒野就又恢复了无事发生的平静。
他们办事干脆利索,到省了宋摇星自己动手。不过若真是她自己的话,压根不会管,野兽爱啃就啃。
书生们被两个弟子拖进小屋,烤好的野兔肉和炖好的汤不受沾染,四个都不是介意的人,分一分美美下肚。
至于说山上寨子的恶匪们,会不会因为等不到人下山过来寻找,不在他们担忧之内。
尤其是两个弟子,这会儿气势十足,啥都不怕。
开玩笑,宋姑娘在这里,来两个杀一双,来一群正好送他们整齐团聚。
一夜过去。
天光大亮的时候,头晕目眩的书生们苏醒过来。
méng • hàn • yào价格不低,山匪们不可能无限制放,只能晕倒他们一个晚上。
几人捂住脑袋,有些胸闷气短,最主要的是肚子饿,思想刚清明过来,就闻见旁边锅子里“咕嘟嘟”炖的野味汤。
百煅门的几个侠客每人一碗,端着吃得香。
听见动静,宋摇星扭头,于是和书生眼巴巴的目光对上了,后者下意识咽咽口水,有些羞赧地移开视线。
四位侠客中唯一的姑娘容貌绝美,书生们是知晓的。
但众人不过萍水相逢,一面之缘,他们只敢偶尔偷偷瞄,不敢有其他言行逾拒。
书生们环顾四周,愈发疑惑迷茫。
有个姓高的试探着询问:“几位大侠,我们怎么会在屋子里?昨天晚上喝完了酒,只觉得头晕无比,再然后什么都不知道了。”
即便没什么江湖经验,他们都清楚昨晚上的“两兄弟”肯定不是什么好人。
高姓书生正是昨晚不太愿意喝酒的人之一。
他虽然没有出门经验,到底有些警惕之心。
昨晚上几位大侠都喝了酒,按理说应该和他们一样都中招了才是?
“算你们幸运,遇上了我们。”
陆鹞鹰嗦着骨头,含糊不清地香滋滋说:“昨晚上那俩就是白日遇到的山匪同伙,他们劫道不成,想出歪点子坑害人。区区雕虫小技,怎么可能瞒得过我们的火眼金睛,哼。”
原来如此。
书生们恍然大悟。
这是又一次被人家救了!
“救命之恩,大恩大德,感激不尽!”书生们连忙起身,朝着他们行礼。那两个身材健壮的书生更是满脸惭愧和敬仰。
他们自忖有点功夫,信誓旦旦保护同伴,结果根本没什么用处。
这才是真正的侠士,高来高去,深不可测。
“小事一桩,不必在意。”陆鹞鹰摆摆手。他早年闯荡江湖,救了不知多少人,压根不放在心上。
况且昨天晚上真正救人的,不是他。
嗦汤的老头偷偷瞅了眼宋摇星。
那人正埋头不起,勤勤恳恳地啃肉。
……
前方就是南华县城。
过来的路上马车行的并不快,书生们得以继续与他们同行。
书生们贫穷,身无一物,打算等到了县城宴邀四位侠客品尝当地特色酒菜,领略南华县风貌。
他们中有人对南华县颇为了解,于是作为向导,带着四人和其他书生同伴游街。
南华县不大,没多出名,唯一带点地方特色的就是当地烤饼,和南华山上不吝自藏、广收弟子的名士卢先生。
众人吃了烤饼和菜肴,从酒楼出来,踏过一座百年青石砖老桥,到对面的湖边欣赏风光。
湖名字叫圣揽湖,传说以前湖底有怪蛇,兴风作浪,年年上岸吞吃两道百姓,后来有个厉害的道人路过,将怪蛇镇压,才得以风平浪静。
在世人心中,许多传说故事都是杜撰出来,给当地增加名气和文化底蕴的。
毕竟南华只是个小县,又非人杰地灵之处,总得有点吸引人的特色,否则怎么能留住卢先生这等文雅名士。
众人正观景作诗,意兴畅快的时候,有个穿着破烂青色衣裳,佝偻腰背,满脸坑坑洼洼的盘发妇人蹒跚着走过来。
宋摇星当即注意到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