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出大事了!
比起地方大学来,这所大学的优势是不言而喻的,他们的经费比其他大学都要充足。
李云海在了解到相关情况后,适时的向他们表明了自己的另一层身份。向他们推荐了省个协会长单位,西州五一路的四海商店,并把宣传册页奉上。
他又介绍说,我是四海商店的经理,也是天华大厦的第二大股东。
天华大厦正在建设当中,这是军资企业,世人皆知。
学校的领导当然更是知情。
这一条信息,直接给四海商店加满了分!
让李云海喜出望外的是,学校领导当即拍板,要采购500台全新的计算机。
他们说,既然是商业局推荐的商店,是省个协的会长单位,又和军资方有合作,四海商店的质量和服务肯定信得过。
李云海握着领导的手,表达了感谢之情。
他提供的价格是48000元每台。
因为是全新的机器,售价包含三年售后维护的费用在内。
谈成了采购合同,李云海暂时也不跑其他学校了,回到店里,当天就把500台计算机送到了国防科大。
500台全新的计算机!
如果找其他商店采购,起码要花上几个月的时间才能完成订单。
李云海居然有现货,当天就交付!
光是这份能耐,就让大学的领导叹为观止。
这得是什么样的大老板,才能囤积这么多的计算机?
难怪军资建大厦,都要找他合作呢!
李云海在学校领导心目中的地位,直线上升。
500台计算机,订单金额高达2400万!
这也是李云海开店以来,做成的第三笔最大交易。
李云海很重视和这所大学的后续合作。
所以他在订单之外,直接送了20台全新的折叠计算机给学校,说是以个人名义,捐赠给学校领导品鉴,同时也为我国的国防事业尽一份绵薄之力。
他送的这款计算机,便于携带,给领导使用正好,可以带到家里,也可以放在办公室。
这种折叠机,在八十年代很显档次,售价也十分昂贵。
20台机子,价值110万。
这比私底下送回扣更管用。
一来不用怕违规,二来受益的是所有校领导,他们都会记四海商店和李云海的好。
李云海的大方回报,也获得了学校领导们的一致好评。
送机器对李云海来说也最划算的。
一台机器,价值5万5,但他的拿货价却只要一万多,因为这是赠送出去的,不用报税收,里里外外节省了大量资金。
收获了这笔大订单,更让李云海看到了我国高校计算机销售的美好前景。
他继续游走于西州各大中专院校,先是以商业局信息科科长的职务进校,进行计算机普及率的统计。
不用说,这些学校的计算机数量,肯定都没有达到国家制定的标准。
于是,李云海就会从希贤同志的讲话开始,宣讲计算机对大中专学生的重要性。
基本上来说,每一家学校的领导,都能深刻的认识到学习计算机技术的迫切性质。但有的囿于资金,有的还要开会讨论,只说以后有需求再去四海商店采购。
能当时就拍板,豪掷千万买机器的学校,李云海很难再碰到。
为了更多的促进交易,留住客户,李云海把店里的二手机器也制作了宣传册页。
你们买不起新机器,总买得起二手机器吧?
4000块钱一台的计算机,难道还算贵吗?
放眼整个国内,四海商店的二手计算机,也算最便宜的了。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李云海能做的,就是尽可能的上门推销,买不买是别人的事。
时间来到了11月1日。
李云海在外面跑业务回到店里,打了个电话给郭婉华。
工程类的机器,现在采购的人真不多。
李云海已经很卖力的推销了,但收获甚微。
郭婉华也表示明白,并没有给他销售方面的压力。
李云海询问她,广交会结束了,你们的机器卖得怎么样?
郭婉华说谢谢你的关心,我们在广交会上的表现,并不尽如人意,一个订单也没有接到。
李云海很是惊讶!
为期半个月的广交会,郭婉华的机器居然一单未开?
这打击对郭婉华来说,只怕很大吧?
为了这场广交会,郭婉华来到花城,做了一个多月的准备,忙前忙后,付出了多少精力和心血。
然而世间之事,往往就是如此,努力了并不一定有回报,无心插柳,柳却成荫。
李云海安慰郭婉华,说可能这种机器的应用面还不太广泛,外商对派奇这个品牌了解得也不多,多参加几届广交会,把名头打响了,销量自然就来了。
郭婉华听了他的安抚,笑着说了一声谢谢。
李云海正聊着天,看到门口走进来几个人。
他认出其中一人,正是莲城大学的校长。
李云海便和郭婉华说了再见,挂断电话,走上前来。
“咦,你不是商业局的那个李科长吗?”校长指着李云海问道。
上次李云海去莲城大学推销,并没有表露自己的其他身份,所以校长在这里看到他,才有此一问。
李云海笑着递烟递汽水,说道:“校长好,我既是商业局信息科的科长,也是省个协的会长,也是这家四海商店的经理。”
“哎哟!李科长,你当真是年少有为,令人敬佩啊!”校长哈哈大笑,和李云海握了握手,“上次听了李科长的一番金玉良言,我们学校召开了会议讨论,都以为采购计算机,势在必行。我们这次是来看货的。”
“欢迎领导。这边请,我向你们介绍店里的商品。”李云海又喊人泡茶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