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1 章
别说他们这一行人被宁望雪这个话囧得一时懵逼的找不到反驳之语了,就是大雄宝殿这边的僧人们也都一脸迷茫,怀疑人生的样子。
然后就在众人一言难尽之时,宁望雪用着非常标准的拜佛姿态上香,跪拜,之后还双手合十的在心底求了三件事。
【香没灭,就证明您老吃了我的供奉。回头封禅的时候,可一定要给点力哈~】
【一求诉状直达天.庭,请司法天神二郎真君主持审理。】
【二求林家四口一生康泰,无病无灾到百年。】
【三求,】宁望雪吸深一口气,抬头直视面前的金神佛像,【早日结束这段旅程,平安回归。】
()喜乐将宁望雪的心声牢牢记下时(),宁望雪这边也结束这一次的拜拜之举。
看着正燃着的三支香?(),宁望雪心中又不由想了一回三毛钱的孝敬就求人办三万块钱的事是不是有些过了?
然后宁望雪又发现个问题。她要办的事都是道派的,但大雄宝殿里供的却是佛派……就突然感觉这香烧错地方了。
←_←
被自己脑子里的东西囧住后,宁望雪也不跪了直接麻利的站了起来。她起身时,九歌和揽香都上前去扶她,虽然宁望雪并不需要人扶她起来却也没挥退她们。
有时候看着年轻的嫔妃扶着宫女的手走来走去,宁望雪就满心的不解。
穿的都是一样的绣花鞋,年纪也没到了需要人掺扶的时候为什么还要让要扶着走路?
因为美观吗?
好像也没好看到哪儿呀。
站好后,揽香又帮着宁望雪整理了一回头上的帷帽,之后才与九歌退到一旁。
见宁望雪捻香跪拜,小公主和黛玉也没再犹豫而是照着宁望雪的样子完成这一步骤,然后默契起身朝宁望雪靠拢。
刚刚在庙会上看到不少小吃,也让人留心去买了,现在去厢房里吃素斋,顺便吃那些小吃正正好。
其实宁望雪更想要边走边玩,反正有帷帽挡着也不怕被人看见,可惜这种行为实在是太挑战世家贵女和皇室教养规矩了。
而且这时候的人也特别介意被人说嘴馋什么的虽然宁望雪并介意,但也要照顾其他两个小妞的形象。
庙会上卖的也都是些素食,带到庙里吃也不会犯了庙里的忌讳。虽然以她们的身份犯了也就犯了,但咱不能干那种讨人厌的事就是了。
厢房和素斋都有跟来的人提前打点,铺陈收拾,所以她们一行过来的时候,并不需要再临时安排了。
用过了素斋,大家还都挺满意的。于是又在庙中游玩了一圈后,三人便决定今天晚上住在这里明天再下山。
夏日天黑的晚,不过上香的百姓们却在下晌过后陆续下山了。虽庙中也有一些跟他们一样用了庙中厢房的香客却并不多。
下晌小歇了一会儿,因三人起身的时间不一,先起床的人便各自行动了。
宁望雪身体好,加之她从小都要练习骑射,又时常回空间里劳作,所以哪怕玩了一上午也没多累,到是黛玉和小公主累到了。
二人平日里的运动量虽然不及宁望雪,但却比一般姑娘身体好。旁的不说别看黛玉瞧着不及三春壮实,但她每天都要去果蔬园里摘菜摘果子,偶尔还要拿着鱼网捞条鱼,加上她平时经常跟着小公主以去寺里庵堂上香烧香吃素斋的名义出门溜达,身体瞧着瘦,但身上的肉却极为实诚。
但即便是这样,一路从山脚下爬上山,又在占地不小的般若寺里游玩了一番,她和小公主也都累得倒头就睡。
也因此,见黛玉和小公主的房间还静悄悄的,宁望雪便拿着团扇自己在寺里闲逛。
因这会儿寺里几乎没
()什么香客了(),宁望雪也懒得再戴帷帽?()_[((),就露着一张还带着婴儿肥的脸漫无目的的溜达。
般若寺内有处清水湖,里面种了不少荷花。湖里荷叶,荷花,还有含苞待放的花苞,时而有鱼儿跳出水面也不知是在咬花叶还是在做什么。
走到一处石桥旁,宁望雪看着面前的一幕先是不自觉的笑了两声,随即就像看入迷了一般站在那里不走了。
石桥立在一处山壁下,山中山泉流出,建桥之人引了山泉从石桥一侧的鲤鱼石像嘴里流出,而这鲤鱼石头像下就有一株高杆荷叶。山泉滴落到荷叶上,荷叶上积了太多山泉便会向一旁倒去,等荷叶里的山泉水都倒入湖里后,被压弯的荷叶再直挺挺的立在鲤鱼石像嘴下接山泉。接满了再向一旁倒去,倒尽了水再回来……
周而复始,竟带着几分韵律。
宁望雪未必真被这种画面迷住了,但走神发呆却是肯定的了。九歌和喜乐等人都没上前打扰宁望雪,揽香也只是陪在一侧,时不时的拿着手中的团扇给宁望雪扇风驱赶蚊虫。
“四顾山光接水光,凭栏十里芰荷香。真是好山,好水,好一支荷!”
发呆嘛,也不是一定要想些什么,所以这会儿宁望雪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想什么,喜乐也一句都没听到时,就有人念了这么一句诗,由远及近的朝她们这边走来。
宁望雪的发呆被打断了,多少有些说不上来的意兴阑珊。顺着声音看过去,也想看看是谁家的傻孢子搞这套让后世各种调侃的桥段。
让他装到了!
宁望雪没有什么架子,但身份在那里摆着呢,所以刚才出来溜达的时候,身边就跟了两个丫头,两个宫女外加四个小太监。此时其他八个人也都跟宁望雪一样朝声音处看去。
只见一个十七.八岁,穿着一身龙禁尉官袍的年轻男人摇着一把折扇从石桥上缓步朝宁望雪所在的方向走来。
“这是陈也俊,齐国公陈家的哥儿,太上皇宫中玫贵人之胞兄。”九歌知道宁望雪肯定不认识来人,便上前一步在宁望雪耳边将来人身份道了出来。想着陈也俊为什么会在这里,九歌又小声说了一句,“公主豆蔻将笄之年,太上皇这次带了不少世家公子出行。”算上面前的陈也俊,这次出行的世家公子,王孙才俊差不多近百人。因没人知道太上皇对着四王八公磨刀霍霍,所以陈也俊这等出身的人自然也是南巡的队伍里。
此时只这么一句话,宁望雪便听明白了。
只是宁望雪的关注点向来有些清奇,就在陈也俊自以为潇洒的走到宁望雪面前,合上扇子姿态优雅的与之行礼时,宁望雪满脑子都是:元春和赵姨娘的兄弟赵国基。
打个不洽当的比喻,这不就是让赵姨娘的兄弟竞聘元春的未来夫婿吗?
太上皇,会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