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5 章
第二十五章
今日晌午前,在消息尚未传进内院时,林如海就已经被京城来的钦差给摁住了。
从京城过来的禁军先一步进城,以迅雷不极掩耳的速度将整个盐巡御史府围了个水泄不通。等到随后赶来的钦差和宫中内侍入府了,林如海才上前见礼,顺便问一回这是整什么幺蛾子呢。
【林大人,你糊涂呀!】
上前见礼的林如海听到这句心声后就更懵了。
看看说出这句心声的太监,再看看冷着一张脸看向他的钦差大人,林如海想不明白他到底犯了什么事,竟这般劳师动众。
童氏死无对证。宁孟氏这个卖了大伯家独女的改嫁前弟妹,又是个见钱眼开,品性卑劣的,她的证词并不可信。
更何况无论他们怎么对旺旺那丫头另眼相待,有卖身契在,他林家也不过是误买了个无父无女的替身丫头罢了。纵使如此,此事往大了说林家也算不上窝藏朝.廷钦犯,就更不要说千里迢迢的从京城派人过来了。
除了自家发生的这件私事,那就只剩下贾家和史家那边了。史家还好说,瞧着还算老实。贾家……满头虱子都不知道从何说起。但林如海估算过了,目前为止贾家最重的罪也就是满门抄斩,还到不了九族都跟着遭殃的地步。
不是私事,那就是公事上的了。
公事上……林如海虽不敢说他无全一丝不妥,但也绝对不会大到出动禁军这种程度。
那么问题来了,他到底怎么‘糊涂’了?
一上来就将整个巡盐御史府都给围了,林如海也是有脾气的。此时见过礼,也板着脸一副公事公办的模样对钦差问道:“不知天使所为何来,还请明示?”
林如海知道这时候不能软,更不能怂,越软越怂就越像作贼心虚,所以态度看起来也颇为强硬。
陈唯之看向林如海,又看了一眼跟着他一块出京城的内侍太监钱喜,先是说了一回他二人的身份,随即双手抱拳朝京城的方向拱手拜了两下,“奉当今口谕,彻查江南巡盐史林海私藏龙袍一事。”
“龙,龙袍?”林如海听到钦差来此是为了调查自己私藏龙袍,瞬间呆若木鸡。目瞪口呆的看向说话的陈唯之和一旁钱喜,差不多两三息才找回自己的声音,“林某上对起得君王信任,下对得黎民百姓,这般子虚乌有之事,还请上官明察。”
巡盐御史又称巡盐史,本朝共设有三处巡盐御史府,分别在江南,长芦和河东。林如海就是江南的巡盐史,负责整个江南的盐务。
若不是简在帝心之人,也不能胜任。也因此陈唯之也觉得这种事情不应该发生在林如海身上。
不过当今那里既然已经收到密报了,那就肯定能查出点什么。
此时陈唯之先礼后兵只围不搜,就是卖林如海一个同朝为官的情面。
“此事多说无益,还请林大人派人通知家眷暂时回避一番吧。”
林如海闻言立马就知道他们要做什么了,
虽心中气恼却还是派人往后面传了消息。()
“”
?本作者外乡人提醒您最全的《人人都有读心术[红楼]》尽在[],域名[(()
一会儿搜起来,必是要乱成一片。阖府上下除了他这里怕是也没有安静地方了。而且……一家人呆在一处总是好的。
少时,贾敏带着黛玉林遐和宁望雪,以及染香,沉香几个大丫头和两个教养嬷嬷便来了前面府衙。因是从后面过来的,一行人便直接走到了屏风后面,不曾与屏风前面的钦差等人见面。
为了能让贾敏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以便应付之后可能会有的暴风雨,林如海等贾敏他们到了便直言不讳的问陈唯一,“敢问陈大人,圣人在京城,又是如何知晓下官府中藏有龙袍的?”
自是接到了密报。
陈唯之不信林如海想不到这一点,只谨慎摇头做不知状,“陈某也不知。”
说完端起茶杯,一副不想与之说话的模样。
林如海也不为难他,而是扫了一眼屏风的方向,便转头看向钱喜。
林如海自认没干过那种抄家灭族掉脑袋的事,虽琢磨着是不是有人想要陷害他故意在府里藏了那要命的东西,可此时面上却不敢表现出来,而是一派问心无愧的看向钱喜,问候起了当今的龙体。
“圣人一切安好。”钱喜也扫了一眼屏风,又回头朝跟着来的小太监比了个手势,等那小太监转身出去再回来的时候就端了个托盘进来。
钱喜一边示意那小太监上前,一边对着林如海笑道:“圣人听闻大人府上的姐儿和哥儿都生得单薄,出宫前特意命杂家带了皇家寺院开过光的长命锁。”
钱喜说话间便将托盘上盖着的黄绫布扯了下来。
林如海在钱喜说‘圣人听闻’四个字的时候就支起了耳朵,此时视线落在托盘上,见其上有三个做工精致的长命锁时不由一怔,随即又转头看向了屏风的方向。
【我家就只有一双儿女,当今为什么会赐下三份长命锁?】
心念飞转间,林如海瞬间便想到了什么。
莫非当今也知道了小电母在他府中,所以纵使私藏龙袍过于天方夜谭,当今还是信了?
另一边,屏风后的贾敏却是脸色更加惨白。
因为私藏‘龙袍’的不是旁人,正是她。
惶惶不安的来到前面,心中不停的猜测出了何事。听到林如海故意问给她听的话后,贾敏才终于明白到底发生了何事。
准确点说,龙袍什么的是她在知道林如海也有读心术后特意在林家设的一个套。
一来是想知道林如海的读心术能不能听见她的心声,二一个也是想知道府里还有没有拥有读心术的人了。
她的读心术不是一出生就有的,而林如海的读心术……贾敏看来也应该是后天才有的。所以贾敏推测就算府里以前没有同样拥有读心术的下人,以后却未必不会有。因此,贾敏每隔一段时间就会用心声下回套子。
之前,贾敏一
()直很肯定藏东西的地方没有人动过,但她现在却不敢确定府里没有会读心术的人了。
这分明是有人听到了她的心声,并且告发了他们家。
此时此刻贾敏一边庆幸她不曾真的藏了一件龙袍,一边又心惊于府中藏了这么个人……
已经想好怎么杖毙背主奴才的贾敏又听到当今赏了她一双儿女长命锁,不禁心中感慨林如海简在帝心,哪怕出了这样的事还能被当今惦记。
不想正这么想时,就听到林如海朝屏风这边喊了一声,“让三个孩子都出来吧。”
贾敏微愣,有些不解的看向屏风那头,随即看了一眼与黛玉挤在一张长凳坐着的宁望雪。
如果林如海只说让孩子们出来,贾敏肯定只会让黛玉和林遐出去,此时林如海却直接了当的说‘三个孩子’,便是在跟贾敏强调让宁望雪也出来。
贾敏:当今不会也给旺旺这丫头准备了长命锁吧?
就要贾敏这么想的时候,下一刻林如海的那句心声便也传进了贾敏耳中。
三份长命锁?
本就想到有人听到了她心声的贾敏比林如海还要早一步想到当今应该是知道了宁望雪的‘身份’。
林如海想到的是就算有人拿龙袍栽赃陷害他,看在宁望雪的份上,当今应该也会让人将这件案子调查个水落石出,反之也会从轻发落。
而贾敏则想的更多,比如说如何掩藏自己有读心术这个事。
……
【这就是宫廷内造的玩意儿?够糙的了。】
【谁丑谁尴尬!幸好刚才出来的时候将盐商送进来的长命锁摘下来了。】
三副长命锁,两个是一样的。林如海亲自拿过那个不一样的给宁望雪戴上,之后才将两个一模一样的长命锁分别给黛玉姐弟戴在身上。
看到林如海如此上道,钱喜满中闪过一抹异样。不动声色的打量摆弄长命锁的宁望雪,心忖着她电母的身份。
没错,当今在收到林如海家私藏龙袍的消息时,也顺便接收到了宁望雪电母转世的消息。
知府大人不相信拐子那段关于晕倒的供词,当今的人却知道林如海连夜让人订了一批有问题的小首饰。
宁孟氏早前就曾跟左邻右舍说过宁望雪的坏话,还说宁望雪克父克母,住到他们家后连她这个婶娘都总是三灾八难的。
不是莫名腿抽筋的摔了个大跟头,就是时不时的就会浑身抽搐一回。后来宁二死了,宁孟氏就更觉得宁望雪是个灾星了。
宁孟氏虐待宁望雪的事,左邻右舍都看在眼里。虽然宁孟氏一直说宁望雪是灾星,说她受了多少罪,可不少人却仍旧觉得宁孟氏是遭了报应。
结合得来的密保,当今已经有几分笃定林家养的这个小姑娘就是电母转世了。
这次当今派了钱喜跟钦差来扬州,未尝没有将宁望雪带到京城的想法。
如果林如海当真大逆不道的私藏龙袍,当今不介意看在小电母的份上法外开恩,饶林家
一马。可人情好欠,想还却没那么容易。
反之,如果林如海这里没有搜出龙袍来,当今也会让钱喜下一道升迁圣旨,将林如海调回京城,以此补偿林如海受到的委屈,并且也让小电母从此活在他眼皮子底下。
做皇帝的,心都黑。当今并不敢对宁望雪做什么,也不想跟几岁的小孩搞礼贤下士那一套。最重要的是他需要就近观察一回电母有什么能耐,如果电母能让他长命百岁,长生不死,善待高捧一回也无妨。若只是一个普普通通,有点小神通的凡人,那他只需要确定电母没在人间受委屈就好。
皇帝也怕秋后算帐,尤其是死了就位列仙班这种呢。
╮(╯▽╰)╭
前面人心各异,除了宁望雪还在心里碎碎念的说着皇帝家的东西没有盐商的精致好看外,也在心里夸了一回林如海官做的不错。
【连我这个外人都能得到御赐的长命锁……用怀疑了,皇帝对老林一定是真爱。可惜皇帝不是个长情的,老林一死,都不惠及家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