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界山
小猴儿蹲在石墩上,学着他师父的样子,用两根食箸开始夹菜。
先夹一根竹笋,掉了;
再夹两片木耳,也掉了;
悟小空还要夹,被玄奘打了爪爪。
玄奘头一次这般严肃:“悟空,一粥一饭来之不易,不可浪费。”
小猴叽委屈脸,别开头:“哼,俺老孙不惜得吃。”
这猴气性大,从这往后,不管玄奘和老陈再给夹了多少菜,递来多少瓜果,都梗着脑袋一声不吭。
玄奘隐隐明白过来,徒儿这是不会用食箸,有些头疼。
*
日当正午。
悟小空闹了脾气,玄奘还没寻到哄的契机,便得先赶路。
毕竟,天大的事,西天取经都耽搁不得。
师徒一路无言,直到歇脚时候,小猴儿一溜烟便没了影,也不说是去做什么了,玄奘又是气恼,又是担心,只能独自拿着紫金钵盂,手拄着锡杖,像个操碎心的老母亲。
不多时,远处走来一位妇人。妇人捧着一顶虎头帽,一双虎头鞋,还有个玄奘认不得的物件,到他面前便不走了。
玄奘捂紧行囊,问道:“老妈妈……”
妇人看他一眼:“我老吗?”
玄奘:“……不老,不老。”
这人也懒得跟玄奘演戏了,化出了观音真身。玄奘忙低头叩拜。
观音:“今日本是来瞧瞧那泼猴,哪知他又犯了脾气。三藏,你且收下这一顶嵌金虎头帽,一双锦澜虎头鞋,还有一只奶嘴。等你那徒弟消了气回来赠予他。那泼猴虽气性大,倒也好哄得很。”
玄奘怪异的看了一眼观世音,恭谨应下。
观音又道:“这是一册《金咕咕咒》,乃是我佛如来所赠,其中机缘非常人所能参悟。三藏,你且好自记下咒文,危难时刻可救你师徒性命。”
陈玄奘垂眸,合掌念了佛号应下。
观音菩萨的话他听明白了——
该经文属于开发测试版,用途不明,功效不明,得自己探索。
这么鸡肋,也不知佛祖是何用意。
须臾,菩萨真身化作一道金光离去,玄奘撮土焚香,礼拜之后,悟小空也消气回来了。
小猴儿怀中抱着个大大的叶子,里头包着好些野果子。
他欢快道:“师父,这地界的拐枣甚甜,快尝尝。”
玄奘有些感动。
这猴儿何止是好哄,不记仇,脾气来的快去得快,倒是十分敞亮。
他出神之际,悟小空已然发现行囊上那顶虎头帽,惊喜道:“师父,这是送给俺小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