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叉岭
【应变无穷,知万物之情性者,谓之大圣。】
1
陈玄奘这几日走霉运。
自从领了唐王旨意前往西天拜佛求经,他便马不停蹄出了长安城,一路过法门寺、巩州城、河州卫,抵达大唐边境。有陛下亲赐的两名长行从者,一匹银鞍白马,又有通关文牒和紫金钵盂傍身,一路倒也还算顺畅。
可惜,不论是主持长安水陆大会的功绩,还是唐王亲封的御弟名号,入了这双叉岭后,便都没个鸡毛鸟用。
昨天夜里,随行的两名从者更是被妖怪吃了。
陈玄奘亲眼瞧过那老虎精“寅将军”剖腹剜心的吃相,以为大限将至,闭目赴死。
谁知道,左等右等都没个动静。
玄奘索性睁开眼,只瞧见山林中一轮红日高升,妖怪不见了,面前却坐着个白胡子老头。
老头儿来头不小,自称是西天太白星,跨一只朱顶白鹤,打着哈欠,迷迷瞪瞪小声嘟囔:“生活生活,生下来就得干活;下班下班,下了凡接着加班。这年头,天上地下都不容易……”
玄奘:“……”
莫名沧桑。
太白金星见这唐和尚一脸目瞪口呆,连忙轻咳一声,换上业务笑脸,露出标准的八颗牙:“长老莫怕,此行西天取经路途遥远,菩萨慈悲,特意为长老寻了几个保镖……啊不,神徒一路护送。”
玄奘:“……”
下意识摸摸兜,他可没钱。
“这大徒弟说来也距离你不远了。长老只需向前,遇到那神勇无匹、威名在外的泼……泼才便是了。”太白金星笑呵呵捋着胡须,又小声补充了句:“这泼才可是西天路上的金大腿,长老万万抱紧了,可保一路顺遂。”
太白金星李长庚,姑且也是混迹天庭多年的老油条。
“西天取经”这项目,一看都是定制款,怕是灵山为佛祖座下二弟子——金蝉子刷履历镶金边的。
而陈玄奘,便是金蝉子的转世。
总而言之,不管灵山和天庭各自揣着什么心思,太白金星领了这苦差事,谁也不想得罪。
陈玄奘对诸天神佛的弯弯绕一无所知。
他只觉得眼前这位仙师略有些怪。饶是如此,他还是合掌礼拜道:“多谢金星,指点迷津。”
太白金星挥挥衣袖,拂尘一甩,骑上仙鹤,火速下班。
这是贞观十三年九月望日。
风雨如晦,月落参横。
陈玄奘信了太白金星的邪,孤身一人,牵马继续深入嵠岖难行的双叉岭。
天色未亮,山林间的苔藓密丛丛长在石缝里头,玄奘看不清脚下,便只能借着手中的九环锡杖,小心向前探路。
不知走了多久,环绕耳边的潺潺流水与鸟鸣声不见了,玄奘手中缰绳一紧,银鞍白马打着响鼻,躁动地原地踏着步子,尿了。
玄奘:“……”
就在这时,一声猛虎狂啸,吓得和尚跌落在地。他环顾四周,这才发现前有猛虎后有长蛇,神徒却是连个影儿都没见着。
玄奘一般从不恶意揣测他人,除非对方不是人。
好在,没等他琢磨太白金星的靠谱度,密林山石之间便钻出个人。
来人穿着一身皮草,手拿钢叉,腰上还附着弓箭,往那一杵便吓得豺狼虎豹夹起尾巴跑路,几瞬便没了踪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