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9 章 第一百四十九课
世人皆知,用儒家治国为的就是掌控朝堂,儒学的“忠孝”思想方便天子统治而已,而那些什么三纲五常,其实本质上都已经偏离了孔子的本意。
初被天幕揭穿时他还算是坦然的,毕竟这是一把给皇家量身打造的刀,他为人臣,也就是为君分忧而已,大家就算骂也不会骂太狠,应该能理解他。
只是他万万没想到,后世的朝代竟然一个比一个离谱……
朱熹也很沉默。
题目也就罢了,连考生们的解释都得按照固定的模板来,那这个考试还有什么意义?
学子们不能再随意展示自己的才华和文采,只能按部就班地按照固有的内容去答题——
孔子的弟子中还有论学呢,对同一件事观点不一是很正常的事情,为什么要要求所有的学子都依照《四书集注》为标准去理解题目?难道他的理解就一定是对的么?
这样下去,虽然对那个什么“皇权集中”是有好处的,但长远来看,对国家来说,绝不是好事。
李晓诗却还没说完。
“而且不止这些,明朝的科举,对于考试答卷也有非常细致的规定。具体细致到了什么程度呢?嗯……”
她“嗯”声拖长,从网页调出了好几l篇早就搜好的“八股文范本”放道了屏幕上。
“这是明清时候的学子学者们写过的文章,现在网上还能找到一些,大家可以看着这些内容,一边听我讲科举考试的要求,就能明白了——在明朝时候、以及以后的清朝,都是用八股文的形式来考试的,朝廷对考试答卷的文体格式段落划分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明确规定答卷子要由八个部分组成,也就是破题、承题、起讲、入题、起股、中股、后股、束股……”
这部分李晓诗完全是看着笔记在念的,毕竟要让她去背这些东西还是挺多余的:“看这个就是,起题先讲三句,然后……咳——八股文里后四股是主体,每四股里要有一反一正一虚一实一深一浅,然后每部分里还要有两股对仗的文字……”
念完,她自己都要懵了。
说实话,这个八股文到底是怎么整的她至今没理解,所以完全是在照搬笔记对着念,自己糊里糊涂,可也不能不讲,她相信,古人一定比她聪明,绝对能理解这些东西到底是怎么个要求。
事实上她的古人观众们确实有不少理解了。()
——
?想看丁珰写的《直播初中历史从人类起源开始》第149章第一百四十九课吗?请记住本站域名[(()
这种形势呆板内容空空、还脱离了实际,让人完全无法去发挥自己的才华、创造力和文采,这考试收上来的卷子,有什么观赏性吗?
都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连理解都要差不多全按照《四书集注》来,万一有人撞了呢?真的不会雷同吗?
这有什么意义啊?
李世民叹气:“这是在控制人的思想啊……为了通过考试,想必那些学子们只能选择死读书,努力钻研八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