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课
嗯。
李晓诗在一个窗口看看,那个窗口看看,又切镜头转向下一个,就这么看了好大一会儿,深切觉得这些当皇帝的不愧是当过皇帝的,就算再不合适,也总比她一个小菜鸡来得强。
游戏内的流速和游戏外不大一样,外边不过两个时辰过去,游戏里百分之九十的人就已经结束了
第一轮试玩,进入了第二轮。
刘彻也在此列。
他是真的感到棘手了。
——这破游戏倒还真能比他现实中经历的一切要难。世上真的有比当皇帝更难的事,那就是去给自己创造一个当皇帝的条件。
他这回没有皇位继承,没有想着为他扫清障碍的老爹,也没有其他任何的助力,只有自己,竟遭遇了皇帝生涯中最大的滑铁卢。当然,他是不知道这说法是什么意思的,这只是李晓诗在感叹。
看到这个窗口叫刘彻的时候她还小小惊讶了一下,没想到刘彻竟然也是个皇帝,再一看,好家伙,这是汉武帝啊!
——真的不是她无知,是她们的课本从头到尾提到汉武帝就只有汉武帝这三个字,完全不像“秦始皇嬴政"那样还提一提名字。而且现代人说到汉武帝基本也都是汉武帝,她哪里听过刘彻。
所以李晓诗真的是才知道当初给自己送“未央宫”的刘彻就是汉武帝。
她在刘彻窗口看了一会儿,忍不住乐了。
感觉这位汉武帝哥哥是还没从当皇帝的大环境里出来,很多思路和现实都不太对得上。
就好比他吓唬人,吓唬百姓是可以的,但是军队里的人怎么可能会被他唬到?他还总端着架子不肯放低身份,这样怎么行呀。读书识字的人如果谦虚低调一点是能保住性命的,但是这不代表他就拥有话语权、别人就要听他的呀。
这位哥哥还得吃点教训才行。
眼睁睁看着刘彻在店中“韬光养晦”很久、终于等到来了的军队,结果混是混进去了,但也只不过就比她两轮加起来多活了没多久而已。
游戏周期堪堪过半一点,这位陛下的结局停在“家底不能靠嘴编啊哒人”,评分三十九分。
见回到休息间的刘彻盯着他面前的画面一脸沉郁,还带着浓浓的沉思之色时,李晓诗笑得见牙不见眼。连自己连续失败也没那么难过了。
皇帝们都失败呢,她一个小菜鸡算什么。
更别说皇帝里有比她还菜的了。
李晓诗看看在她出来后就早早结束了两次游戏所以黑了屏幕的胡亥窗口,忍不住调出了回放,打算看看这人是怎么比她还快GG的。
只见第一次加入游戏的胡亥,出了房间后,不仅没有逃,甚至也没有去询问状况,只是一身麻衣短衫地站在路中间,姿态是很有皇帝的范儿,但他做了什么呢?
——他在乱军到来后,站在马蹄前一脸骄矜,十分平易近人但傲然地说“朕允许你们成为朕的手下”。
然后他就被一个马上的小卒顺手戳到枪杆子上,在城中抢掠的途中拖了一地,光荣落地成盒。
而开了第二把,胡亥换了随机地图,这次的开局是在南方,暂时还没有遭遇战乱的富庶之地。他好像吸取了一点上次的教训,又好像没有。
因为他落地后没有再去和军队扯头花,而是到了本地读书人开的文会中,微微抬着下巴,矜持又大方:“成为朕的手下,日后你们就是郡守。”顿了顿,想到他父亲反正看不到他的转播,于是又补了一句,"日后封你们为诸侯也可。"
他没有自己的班子,那就组呗。胡亥想得十分清楚。赵高也是父亲的人,他会证明自己,所以就自己来,先从人才开始。
不就是组个班子吗?他父亲的手段他也知道,也可以模仿啊。给好处嘛不就是。为此他甚至都违背了父亲的意思,准备再开分封。
这么大的好处都给出去,
谁会不心动?
却见文人士族们一脸匪夷所思地看着他,然后其中一个招了招手,直接叫来了侍从,把他赶了出去。
胡亥一脸的茫然,李晓诗快要乐翻了。
于是胡亥的第二次游戏也很快就结束了,结局评价是“先去照照自己吧”,评分更是只有十一分。
这位秦二世两趟游戏下来时间加起来比李晓诗还要短,甚至还不比不上另一位飞快结束的同行,隋炀帝。
是的,杨广结束的也很快。
他本身就不怎么想玩这个游戏,也没什么"为了国家拼第一"的情怀,更没想过跟他爹比比什么的——有必要吗?待在现实舒舒服服的不好吗?
他都已经是皇帝了,还做什么要跑来这里受罪啊?
于是抱着随便混混就算了的消极心理,这家伙一路都只佛系求生,游戏也很顺他的心意,结束得十分顺利。
甚至因为结尾被抓住了之后、他为了体面和舒坦选择了自杀,还得了个“爷的傲气就那么亿点点”的评价。
整体的结局评分是四十二。
没有作威作福的条件,这位爷游戏途中没害什么人,连只鸡都没杀,只是自己顾自己,随波逐流地活。
但结果愣是比刘彻那活了游戏周期一半多的评分还高几分。
李晓诗看上了头,也不看直播了,就去已结束两次游戏的区域找回放。现在时间不早,这里头也有不少是试玩因为不习惯规则所以很快死了、但在正式游戏时活了很久
的。
可即便如此,李晓诗在这里也是看尽了“卧龙凤雏”。
这里头还有一个先是伏低做小小心翼翼凭借读书人身份混进军队,期间混去上司同僚信任、又暗中发展自己的人手扩大心腹圈子,然后在成功拿到一部分话语权之后,联络了一部分人手,直接把顶头老大杀了,一跃成为话语权之最的人。
看起来很励志是不是?
看起来很厉害是不是?
但是这种让人称赞的骚操作过后,这人坐到了这支队伍的老大位置,就开始飘了——但其实也不好说他到底是飘了还是本性就这样。
他开始搞一言堂。
在心腹的无条件支持、以及唯恐天下不乱的混沌
邪恶人撺掇下,这人要求队伍全体拔营,去攻打离他们最近的一方势力。
他这样做也不是完全没道理,毕竟他们人多。
可他又出了个骚操作,要求所有战局必须在他的掌控之下,每一步行兵都必须等他命令。然后他就不出意外地因为这种情况而光荣——被手下杀了。
虽然没有成功带着全体队伍去给对方送菜,但他的游戏算是结束了。游戏结局:你们怎么不按套路出牌?结局评分:四十分。
李晓诗边嘴角抽搐边记下了这人的名字,准备以后学到他的时候多关注一下:嗯,姓朱,明朝的皇帝。
随着时间往后推,进入游戏回放区的越来越多。李晓诗看着看着,发现还有跟回放区大多数人完全相反的。
这人在试玩的时候发挥得非常好。先是混进了文官集团,然后一直谦虚有礼进退有度,就算被欺负被瞧不起也很好脾气,而且最关键的是做事能力一流。
很快,他就得到了重用。
而且他的老大没有子孙。在他老大的去世后,这人成功在一系列同僚中凭借口碑和能力杀出重围,成为了新任领袖。
之后一路就像开了挂。吞并其他势力,整治内务,一切都被他做的井井有条。
他的城池越来越大,他的手下越来越多,周围的百姓也都往他这里靠拢。有人有兵有钱,他的治下逐渐成为这乱世中的一抹明灯,吸引了无数的人投奔,这就是个良性循环。
很快,由于他没有死亡,成功走完了游戏给出的预定周期,画面停留在了“什么是盛世啊!”。
评分一百。
满分。
这是李晓诗在这个区域第一次看到有人能从头玩到周期结束的,也是唯一一个满分的。看完之后她心情都跟着激荡了不少。
这是什么逆袭开挂然后海晏河清的盛世之路啊!!这不就是所有老百姓们渴望的皇帝吗!!
但是当视线转到这人的第二份游戏记录上,她就忍不住有些迟疑了。
这正式计分的第二次,怎么还没第一次一半的时间长?李晓诗点开视频,看完人就懵了。
……这是同一个人吗?
怎么第一次兢兢业业励精图治,搞了个天下盛世出来,第二次这人就开始变了?他没有换地图,但却不再
像第一次那样勤于政务,也不再像第一次那样克身守己。
似乎是觉得他能做到这些事,这些的难度也就那样,所以他开始放权了。从他手里还没多少人的时候就开始玩制衡,等他继承了老大的位置后,就更加变本加厉了,扶扶这个扶扶那个,然后自己就抱着天下搜罗来的各种美女,乐不思政。
手下人也和上一次的不一样了,他们不再好好干活,而是各怀鬼胎。手中权利越来越大,他们的野心也就越来越大,一开始只是互相看不顺眼,后来他们内部倾轧乱了几次后,又盯上了老大的位置。
最后.…
唉,不提也罢。
李晓诗脖子都酸了。她真的想不到这人为什么会这样,这是飘了吗?还是他本性也就是这样的之前只不过是伪装?
明明可以做一个好皇帝的啊!
都做了皇帝,为什么还要贪图享乐?!李晓诗噎得慌。
渐渐地,两次游戏都结束、但总时长超过这位一个全周期一个半周期的人的回放也都出现在了这片区域。
越来越多的人结束游戏,李晓诗仰头看着大屏幕,基本都黑了,剩下还在游玩的不多了,寥寥十数个而已。
嬴政、刘邦、刘彻、刘秀、杨坚、李世民、武则天、赵匡胤、朱元璋、朱棣、康熙。……姓刘的好多啊!李晓诗目瞪口呆。
现在还在的这些,都是两轮游戏时长加起来超过一个半周期的,最起码比那个李隆基要长的。
想起李隆基,李晓诗就又是唉声叹气。
他明明可以两次都打出完美结局的,到底是在干嘛啊。
而且正常情况不都应该是第一轮试玩的时候,游戏时间短,到了第二轮才开始变长吗?
就好比说刘彻那样的,第一轮只是试水,第二轮有了第一轮的经验,才好越玩越久嘛?这才是合理的啊!
你第一轮都这样完美了,第二轮反而拉胯,真是让人又可惜又无奈。
还有点恨。
恨其不争。
想着想着,刘彻的屏幕就黑了。
第二轮游戏看来是结束了。
李晓诗一开始有点惊讶,怎么汉武帝这么快没了,不是前三的千古一帝吗?
/>但想想他第一轮的遭遇,李晓诗很快就明白过来了:这轮估计是打完了整个周期。要不然也不会一直到现在才结束。
主要还是第一轮时间只有一半多点,拖了他平均时长的后腿了。不过游戏计分又不计这个,完全不影响。
抱着瞻仰千古一帝风采的心情,李晓诗点开了刘彻第二轮游戏的回放。
第一轮她看过直播了,不需要再看了。——然后她就看到了一个穿着胡裙的女子,出现在了画面里。
李晓诗:....
嗯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