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5 章
倒腾了一上午,褚归掐着点淘米下锅,天冷,烧火倒成了件舒服事,天麻窝在灶台边取暖,即使褚归火钳夹着松针撒到它后背,它仍毫无所觉般地团着,转眼成了只灰扑扑的小脏猫。
米粒在锅中翻腾转为半透明状,褚归熟练地沥米、上甑,待潘中菊下工仅管炒菜,贺岱岳到家则刚好吃饭。
期间杨二奶奶又不死心地来请了褚归一次,褚归给了相同的答复,没空不去。十九号的晚上杨桂平等人到杨二爷家吃了送亲酒,次日鞭炮噼里啪啦一放,杨五妹穿着七成新的衣裳出了嫁。
褚归全程在卫生所做自己的事,既不好奇也不凑热闹,杨五妹上辈子的结局历历在目,他若去了,等于亲眼看着杨五妹踏入火坑,褚归的良心实在过意不去。
鞭炮声消散,褚归怔忪地松了药杵,耳边安静得荒凉,仿佛提前进入了冬天。
杨五妹提着个小包袱跟在她的新婚丈夫身后,结婚是喜事,接亲的、送亲的,一路欢声笑语不断,杨诚实背着杨五妹的嫁妆——一床掺了旧棉花的喜被,杨二奶奶为此大肆宣扬,她当妈的算是仁至义尽了,闺女结婚陪嫁这么好一床被子,有多少人家舍得啊。
“老乡,请问去困山大队是顺着路一直朝前走吗?后面有岔路吗?”一家三口侧身站在道边为婚假的队伍让
路,男人护着妻儿,向队伍打头的人询问方向。
“对,一直朝前走,见岔路别拐弯,接着走差不多一个小时就能到了。”
领头的是前进村的人,他停下为对方指了路,“你们是去走亲戚的?”
“是,谢谢老乡了。”见他们人多,男人又让了让,朝着新人说了两句祝福的话,行路遇红事,是好兆头。
“你们是谁家的亲戚,我咋从来没见过?”杨二奶奶狐疑地看着灰头土脸的一家人,“你们打哪来的?”
“你管人家打哪来的,村里几十户人,你能把他们的亲戚认全了?”杨二爷推了推杨二奶奶,“快走吧,别耽搁吉时了,亲家那头等着呢。”
杨二奶奶不情不愿地挪动了脚步,走出去一段距离还扭头往回看:“不年不节的走啥亲戚,我觉得他们肯定有问题。”
待最后一人走过,一家三口重新上路,男人弯腰背起儿子:“长栓,我们马上要见到褚医生了,你开不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