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耽美女生 >历史观影从景帝开始 > 第 130 章

第 130 章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但,变法从来不是他想象的,那么轻松的一件事。

赵顼终于睁开了眼,面对着他未来注定要踏遍的荆棘满路。

【这个时候的司马光,被曾经在陕西任职过的孙路上了堂地理课。被扫盲后的他,终于松口,表示可以不弃熙河,只弃四寨,并且西夏要用永乐城俘虏的军民来换。

他作为旧党的领袖,只要意见不是离谱到要把地全给弃了这种,大部分旧党党人看在他的威望

上,也就同意了这个折中的意见。

然后地还没来得及弃,司马光就死了,西夏当时的国主李秉常也死了。

这两个人的死,使得北宋和西夏内部的局势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北宋是之前我们提到的,苏轼遇上的旧党分裂事件,蜀洛朔党争。】

什,什么?

大部分人的思维还停滞在弃边这样丧权辱国的大事之上,没来得及转过弯来,就被这个本就不算熟悉,只出现过一次的名词给绕晕了。

过了好半天,他们才想起来所谓旧党三派的划分,但弄清楚来龙去脉后,对后世人忍不住又是一阵无语:

不是,后世人你这跑题功底是真的……让人惊叹啊(恼)

可再恼火他们也无力改变后世人的话题,只能任由它继续再跑偏的路上一路狂飙。

【蜀洛朔党争的导火索,说起来相信大家都会觉得离谱。

是司马光死后,很多朝臣想借着朝贺大赦的机会去吊唁他。

结果当时已经成为洛党代表的程颐站了出来,表示不可,说孔子当初在为人吊丧这一天哭泣过,那他在这一天里就不唱歌了。这说明什么呢?说明吊唁是一件很郑重的事情。

那么怎么可以“贺赦才了”

就去吊祭?这是不合礼制的啊!

额,就很符合大家对于理学迂腐的刻板印象,真不愧是你程颐捏。】

程颐:……

他已经听到周围有人窃窃私语,甚至在偷偷嘲笑他的理念了。

——北宋中期的学术氛围,是一个继春秋战国百家争鸣后难得同样多元且繁盛的时期。尽管大多学派依旧以儒术为宗,然而各家吸取的佛道杂家因素不同,对于经史子集的解读也不相同,于是主体思想也就存在着不小的差异。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