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6 上医
润和帝自从看了博物馆的视频(),就对万岁二字有些硌应(),只是对诸位老臣摆了摆手:“众卿平身。”说完仍然注视着郑院长。
郑院长和中医科安主任聊过不少时间,同时他们也会注意润和帝新的检验报告,因为丹药的影响不可逆,现在所有的治疗都“治标不治本”,纯粹是提高生活质量而已。
当时,安主任替润和帝把脉后,觉得还能剩六个月,如果能静养调理,也许能超过几日。
但润和帝是谁,心高气傲的一代帝王,动不动就视频早会,联系太子和朝中大臣,每天晚睡早起,电子设备用得飞起,医护们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透支身体的债是没法拖欠的,润和帝每天这样折腾,六个月也只剩四个月。
但昨天早晨,郑院长和安主任看了润和帝最新的检查报告,再结合血氧等指标,外加安主任的把脉,结合起来估算最多还剩三个月。
安主任对郑院长说,幸好医院里温度适宜,如果润和帝回到山下还是寒冬,那就只剩一个月。
郑院长与金老互看一眼,说还是不说?说实话还是用春秋笔法?
润和帝缓缓地笑了,有些凄凉:“孤老了,自知之明还是有的,越不说就意味着时间越少……”
“三个月?”
译语人崔树忽然就卡壳了,这句话到底说不说?
金老点头。
崔树后背的汗水把衣服浸透了,金老是译语人的老师,怎么忘了这茬?
老臣们既惊愕又不舍,可是……可是啊,他们如果没能到飞来医馆,只怕还要比润和帝先行一步。
事实残酷无情,人心却不然。
润和帝怔住,抿紧的嘴角颤抖,不再清澈的双眼有些浑浊,好半晌才重重吐气,如释重负似的开口:“郑医仙,孤还能为大郢做些什么?”
郑院长无言以对,被润和帝盯了不少时间:“陛下,我只管过医院,不会治理国家。”
润和帝又盯着金老,身体日益虚弱,但眼神一样灼人。
整个大郢,能承受住润和帝现在堪称凶恶眼神的人,并不多。
金老坦然回望着润和帝,嘴角微微上扬:“陛下,您可以当上医。”
润和帝再次怔住,盯着金老皱眉:“此话怎讲?”
“上医治未病之病,”金老娓娓道来,“整个大郢可以做上医的,惟陛下尔。”
润和帝满是皱纹的脸庞,先僵住又舒展,打趣道:“哦,你诓孤?”
金老缓缓摇头:“陛下,推行盐税制度,将特需碘盐运入山中,让最贫困的山民也能吃得起,就能大大减少地方缺碘性甲状腺肿,山民的后代就不会再有呆小症。”
“让有呆小症的山民不再生育,有效管住这些山民,就能大大减少失智的抢掠伤人,周遭的采药人和猎人就能安心生产,减少意外受伤的可能。”
“只这两条,就可以减少许多病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