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1 章 我不治了!
文浩不死心:“不是有译语人吗?配一个就行了。”
郑院长乐呵呵的:“很快会有许多病人上山,每位译语人都很宝贵。”
魏璋挑选的译语人,译语水平很好,观察病人的能力还很强,个个都是门诊好帮手;对于第一次上山的大郢人,译语人能有效地消除紧张和无措,更准确地回答医生的问题。
不仅如此,他们不当值的时候,就去二楼图书馆自习,译语水平更加出色。
郑院长还是乐呵呵的:“要不,你推荐一个?”
文浩结结实实噎住,现在全院都知道下山苦,让自己推荐一个,不就是变相地坑同事吗?这事情,别人做得出,自己绝对不行。
自己朋友不
多(),全是抢救大厅的同事?()?[(),天人交战以后,文浩决定坑自己:“行,我去。”
郑院长点头:“魏璋在山下教普通话和文字,太医署的学生们学习和选拔还要不少时间,你就不用上班了,想做什么都可以。”
“对了,外科器械和教材的话,你可以带一些下山,如果大郢工匠们可以做出平替的,那就再好不过了。”
“是,郑院长。”文浩愉快地脱了工作服,洗手,然后回值班房开始重刷金老的教学视频,同时列下山清单。
事实上,病人们来得比大家预计得更早。
下午一点半,第一批五十名病患就由旅贲军带领着,出现在了蓝铁皮小门外。
当然,要上山的病患远不只五十名,这是郑院长和门诊各科商量后定下的,因为病患们不能随看随走,考虑到临时病房数量有限的问题,才定了每批五十人的约定。
当然,上山顺序是重病人优先;如果是危重病人可以提前通知,使用绿色通道上山,也就是救护车“天梯“系统。
更让大郢惊讶的是,不论病人身份地位有钱没钱,都按上述规则上山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