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七十年代妇女主任 > 第122章 第122章

第122章 第122章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以县养猪场现有的规模,要控制体量。种猪带崽,选出一部分健康的猪崽饲养,多出来的,才会卖出去。"

张场长表情没多少变化,“那又怎么样?”

"国家对养猪的扶持力度很大,不知道您知不知道今年首都要组织一场专业养猪培训?"张场长坐姿起了些许变化,身体微微前倾,"你们大队怎么知道的?"双山公社是县里比较偏的一个公社,赵村儿更是偏僻,按理说他们应该没有信息渠道……

赵柯笑道:“我还在农业部报了名。”

张场长神色微变。

名额有限,竞争紧张,省内得到消息的养猪场几乎抢破头,各显神通。县养猪场当然也想参加培训,只是得到的消息,完全没有竞争力。

赵村儿大队有什么优势?他们上过报,现在还在热度中,全国知名。

"你们什么时候报的?"没听说。

那也不重要。

重要的是能不能选上。

张场长看一眼日期,二十五号,今天公布,“稍等一下,我打个电话。”

他从抽屉里拿出一个电话本,照着号码拨,“嘟——嘟——”两声之后,电话接通。

张场长对话筒问道:“老胡啊,培训名单公布了吗?”

赵柯和赵新山对视一眼,多关注了几分。

张场长的通话还在继续:"我知道我们县养猪场可能选不上,你帮我看看,都有谁。"

"行,我等你两分钟,不用挂。"

两分钟后,张场长抬眼看赵柯三人一眼,"好,谢谢啊,回头见面,我请你吃饭。"电话挂断。

张场长眼神复杂,"你们大队选上了,恭喜啊。"

赵新山眼里现出喜色。

赵柯则是抓紧机会,笑道:“张场长同喜。”

“我有什么好喜的。”

“我们就是咱们县下辖的

大队,我们大队选上,跟县养猪场选上有什么区别?”

肯定是有区别的,要不为什么不选他们县养猪场?不过……全省那么多养猪场,赵村儿大队选上,比其他县的养猪场选上,更让他舒服。

张场长面上浮起一丝笑,叮嘱一句:“你们大队好好把握这个交流学习的机会。”

"这是一定的。”赵柯大方地说,"赵村儿大队就是咱们县的一份子,我们有任何所得,回来都会毫无保留地与县养猪场分享。"

张场长意外,"你们舍得?"这不只是简单的养猪培训,技术、人脉、资源、政策扶持……后续会有各种好处。

他们难道不知道?

赵柯跟段书记不一样,她谈判的时候,通常喜欢打着“我是为你好”的旗号,站在对方的角度上,让对方认为她能给他们带来好处,然后达成自己的目的。

她不觉得自己的位置放得低,这只是一种手段,只要在道德和法律范围内,手段没有高低。所以她怎么忽悠,对面的人一般不会不舒服,顶多是好气又好笑。而眼下,赵柯就一个目的:赊猪崽。

赵柯又拿出她那套“资源置换,互利共赢”的磕儿,“我们大队就是小打小闹,实力肯定比不上县养猪场,市场广阔,咱们本来就是所属关系,同根同源,合作才能共赢。"

"没有人想要这个机会,只是为了多养两头猪,无论是扩大规模、进行科学转型,还是形成产业链,肯定是想有更大的发展。"

张场长点头。她这么说,明显不是不知道培训的好处。

赵柯持续发力:“我们大队现在有一定的实力,公社又大力扶持,同时又有其他兄弟大队作为储备资源,很多东西我们都可以自给自足,循环利用,并不是要占县养猪场的便宜。"

“赊猪患只是一笔小钱,却是县养猪场和我们赵村儿大队养猪场之间的重要桥梁,用一个纽带将我们两个养猪场联结在一起,更方便我们后续合作。"

"没有县养猪场,还有别的养猪场,但是我们大队私心里,并不愿意舍亲求远,我们是希望和县养猪场携手共进的;当然还有更次的情况,别的养猪场也没有,但有我们有公社的支持,我们大队的养猪场只是走得慢一些,绝对不会发展不起来。

"

"培训之后的交流分享是我们大队初步的诚意,如果后续的合作建立,我们公社也可以在饲料的原料提供上给予一些让步,再往深远一些看,县养猪场如果想要转型,形成一个更大的产业链,应该也需要一个可靠的猪肉供应吧?"

张场长越听越专注,表情也越来越严肃。

“张场长,我们之间的合作,其实大有可为。”赵柯最后轻声问一句,“那么,县养猪场是不是也要表示出一些诚意?"

张场长陷入沉思。

石头听得目瞪口呆。

没钱,赊个猪崽,能说出这么多吗?而且,赵主任一开始不是不知道他们拿到培训名额了吗?

赵新山也服,但他听多了,承受能力强一些,还能分出精神来碰一碰石头,提醒他注意表情,别扯后腿。

石头赶紧合上嘴巴,抿紧。整个场长办公室安静极了。石头紧张地咽了一口水,声音他听得清清楚楚,吓得他以为吵到其他人,赶紧小心地打量。

没有人注意他。

石头绷紧神经。

张场长终于出声,"你们大队的养猪场打算赊多少猪崽?"赵新山和石头看向赵柯。

大队来之前商量过,如果拿到公社的砖钱,就买四十到五十只猪崽。

然而赵柯开口就是“一百”。

张场长险些坐不住,"多少?!"

赵新山和石头也都震惊地看着赵柯。

一百?!

疯了吗?

赵柯平静地重复:“一百。”

天不热,竟然出了些汗。

张场长摸向衣兜里的手绢,又松开,没拿出来擦汗,忍不住嘲道:“你们一个大队,才几个人,心挺野啊……"

赵新山控制着没点头。他们大队那几个人,要真养这么多猪,心是挺野。

赵柯很淡定,"人总要要梦想嘛。"

张场长看着她的眼神,怀疑中带着一丝警惕:“这么养下去,你们大队养猪场的规模,很快就要追上县养猪场了.."

他怎么觉得他们的梦想是

“干翻县养猪场,取而代之”呢?

赵柯一脸正气,高觉悟道:“我们国家是广阔的,我们都是在为国家和集体创造效益,是在响应国家‘恢复经济’‘大力养猪’的号召,是为了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绝对不能损害国家和集体的利益。"

张场长:

行吧。

事实上,即便现在的产业基本都是国营和集体所有,产品只能提供给国营的饭店、供销社或者百货大楼……市场也是广阔的,且会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越来越广阔。不管是赵村儿大队的养猪场,还是县养猪场,根本就吃不下。张场长深吸一口气,松口:"县养猪场现在没有那么多猪崽。"

他们县养猪场在整个市里,发展规模数得上第一,但统共也就两百多头猪,还不是同一批,是两年的猪。

为了培养品质更好的猪出来,种猪养了十几头,也不是都能顺利地同时期揣上崽的。今年春天都算是不错的了,现在有七头母猪下崽了,还有三头正揣着。"县养猪场挑走一批猪崽饲养,剩下的只有五十多只。"赵新山看着赵柯,喜气止不住,赊五十多只猪崽,也行啊。

赵柯说“一百”,就要一百,"我听方哥说,还有三头母猪怀着呢。"

这个老方!张场长道:"去了我们自留的,也不够。"

"还能配种吗?到七八月也行。除了要卖的,我们大队还想要几只不剿的种猪。"张场长听完,还是怀疑他们想要取代县养猪场。

他也很想替母猪发声。

她要累死母猪吗?

母猪的命不是命吗?

"非得一百吗?太多了。"

赵柯看出他是真为难,便退一步,"六十也行,不过我想帮我们公社赊三个月的猪粪做肥料。"

赵村儿大队养的猪多起来,粪肥自给基本够用,但不能他们吃肉,别的大队干瞅着,好歹喝喝汤。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