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零四章 昔日屠龙少年,今朝终成恶龙
驻守此间的将军,手脚并用的爬上来,不可置信地说,“曹军退了,真的退了。”
诸葛亮轻轻擦擦汗水,重新用淡然的口吻说道。
“退了就好!”
此间的将军惊喜而茫然,他疑惑道:“可…可这又是为什么呀?”
诸葛亮轻声一笑,“若取巴中,主公势必与曹操决战,这一战真要打了,那于双方是两害呀!”
马谡凝眉思索,他突然想到了什么,连忙提醒:“不好,军师方才说…涪陵那边…”
诸葛亮的神色再度凝起。
“——曹操只有一个,他来巴中,涪陵…无论如何,也守不住了!”
“——此地不宜久留,我等速速撤回,准备反攻回涪陵!曹操若听懂了这曲子,他不会恋战蜀地。”
…
…
长沙,捞刀河旁,流水潺潺,落英成溪。
关麟无聊的往河里扔着石子,诸葛瑾则举目望向这湘江尽头,那水天一线的地方。
“你说…你们吴侯会把子敬先生送来么?”
关麟饶有兴致的问。
他心里其实挺没谱的。
诸葛瑾摇摇头,“吴侯的心思,不好揣摩…不过…”
“不过什么?”
“不过诚如你所言,合肥是吴侯的心病,为了克服这处心病,吴侯或许会…”诸葛瑾话说到一半儿,发现他没必要回复这小子。
跟这小子说话,那得长一万个心眼,否则…保不齐啥时候被他阴了,还给这小子数钱呢!
——“啪嗒…”又是一个石子抛出,关麟的眼睛盯着那水纹…
口中则说:“诸葛先生怎么不继续说了?”
诸葛瑾却是话锋一转:“四公子有关心大都督的功夫,不应该关心下你父亲么?如今他可正北伐襄樊,听说荆北下了大雪,你父亲为了兄弟情义,为了汉室中兴…这北伐想来也并不轻松啊!”
“拉倒吧——”关麟脱口道,“我爹…我都懒得提他!”
是啊,关麟身在长沙,何止是关心老爹一人?他简直恨不得操着江夏,操着襄樊…操着他全家一户口本的心。
他跟他爹关羽,到底谁不轻松呀?
“唉…”
想到这儿,关麟叹出口气。
——『有这么个爹,当儿子的委实好累啊!』
诸葛瑾敏锐的捕捉到关麟的表情,心头感慨。
——『这一对关家父子好似冤家啊!』
心念于此,诸葛瑾又转移了话题,“那曹贼五月动身,七月就攻下了汉中,如今三个多月了,也不知道,他究竟会不会南下巴蜀,昔日我从蜀中归来,可谓是人心惶惶啊,关四公子觉得呢?”
“不会!”关麟不假思索…
“为何?”诸葛瑾连忙问,他心里嘀咕着,这也忒坚决了吧?
“这就说来话长了…”关麟一摊手。
“闲来无事。”诸葛瑾饶有兴致…“不妨说说…”
关麟没有立刻回答,而是不由得眯起眼,开始琢磨这事儿。
其实问题,早在诸葛亮的考卷中就出现了。
那时候的关麟就笃定,曹操决不会南下。
当然…
他做出决断的原因,不是曹仁晕厥,不是曹纯陨落,也不是满宠、文聘、吕常、牛金…这死了曹魏襄樊半个户口本的武将。
说起来这些都是…意外!
都是关麟为了应付诸葛亮考卷时,随便编的理由。
事实上,历史上的曹操七月攻汉中,十二月他就回去了…
嚷嚷了半天的南下巴蜀,最后雷声大雨点小的结束了。
什么“人苦不知足,既得陇,复望蜀”云云,说的好像他曹操一点贪心都没有。
可事实上,这些都是扯蛋…
曹操之所以得陇不望蜀…
本质的原因是什么?
看看曹操回来以后,干了点儿啥事儿,就全明白了。
——建安二十年,十二月,曹操自南郑返回,留夏侯渊守汉中。
——建安二十一年。
二月,曹操回到邺城。
五月,汉献帝刘协封曹操为魏王,邑三万户。
位在诸侯王上,奏事不称臣,受诏不拜,以天子旒冕、车服、旌旗、礼乐郊祀天地,宗庙、祖、腊皆如汉制,国都邺城,王子皆为列侯。
这个时期,曹操名义上还是汉臣,可实际上他已经是“皇帝”。
七月,南匈奴单于呼厨泉来以朝贺天子的礼仪来朝贺曹操,却被曹操扣留在邺城,曹操借机将南匈奴分为五部,选汉人为司马加以监督。
——建安二十二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