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耽美女生 >穿成亡国公主后 > 27. 第二十七章 给土匪搞编制

27. 第二十七章 给土匪搞编制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黄氏道:“你爹这模样,还不知收敛,以后还得吃亏。”

马大郎沉默。

黄氏:“我听说其他乡绅商贾都把田产上交了,可有这回事?”

马大郎点头,“几乎都交完了。”

黄氏重重地叹了口气,“人为刀俎我为鱼肉,那帮土匪没有丝毫人性,当初二郎……”

提到伤心事,她不痛快道:“胳膊拧不过大腿,你改日也把手里的田地上交了罢,若不然那些刁民成日里在外头闹事,你父亲也不好养病。”

马大郎回道:“事到如今,也唯有如此了。”

黄氏:“得瞒着他。”

马大郎:“我晓得。”

母子二人商定后,马大郎偷偷把田产地契差人送到衙门,彻底服了软。

现在整个安县的土地得到整合,李疑摩拳擦掌,蠢蠢欲动。

梁萤道:“咱们贴一份感谢的告示出去,把所有上交的明细贴给老百姓看,也好让他们心里头有个数,至少表面上要做得光鲜。”

李疑点头,“明日就贴。”

第二日那份回收告示贴出去后,众人欢喜不已。

这是他们第一次联合起来为自己争取利益,不曾想竟然成了事。

人群中有老媪问:“程县尉,现在全县的土地都回收交给了公家,什么时候才发放到我们这些老百姓的手里啊?”

程大彪笑呵呵道:“就这两日,你们安心等着吧,里正会通知你们,衙门挨着下来变更地契凭证。”

众人全都喜气洋洋,仿佛在这个初春里看到了站起来的希望。

也有人竖起大拇指夸赞道:“咱们这个公家好,免了徭役,又分了田地,连平日里用的盐价也下调不少,真真是处处为咱们老百姓着想啊。”

“是啊,可比朝廷好多了。”

“有这样的公家护着,何愁不能过好日子。”

人们你一言,我一语,七嘴八舌议论纷纷。

正如程大彪所说,没过两日土地下放到户正式设施落实。

梁萤和李疑兵分两路,她把前主簿张议带去当书吏使,谭三娘也跟着去帮衬打杂。

一行人抵达龙门村时,村民们早就翘首以待,他们大老远就亲切地跟梁萤等人打招呼,个个笑意盈盈。

今日太阳好,梁萤心情也不错,笑眯眯问道:“各位父老乡亲可有把原地契带过来呀?”

人们纷纷回应带了。

里正早就摆放好桌椅,龙门村目前在住户主有五十八户,梁萤先把情况简单的农户挑出来更换地契。

像许老儿他们家最好分配。

他家四口人原自耕地是五亩半,租种了薛家的十亩。

现在土地均分四口能分得八亩自耕地,直接在原有的基础上划分薛家的两亩半为自耕地,其余租种公家的土地则是七亩半。

分配的原则是尽量别随意变更农户们之前耕作的土地,至多增减,不会两家乱调。

而租种公家的土地契约通常都是五至十年,不会轻易变更。

若是不愿意租种则退,愿意继续租种就续约,操作方便简单。

许老儿家十五亩半的田地只需缴纳三成赋税,养一家四口是绰绰有余的。

这不,拿到新变更的地契和租赁契约,许老儿笑得合不拢嘴。

梁萤特地指着地契上的“禁止买卖”四个字,同他严肃道:“这些土地都是公家的,许老丈可切莫把它给私卖了,是会蹲大牢的。”

许老儿连连摆手,“不会不会,这可是咱们家的饭碗,断不能砸了。”

梁萤笑眯眯道:“那敢情好,就盼着今年风调雨顺,大家都能丰收呢。”

人们看到许老儿新拿到手的地契和租赁契约,纷纷围观议论。

一人调侃道:“哎哟,你家能种十五亩半,今年多半有盈余了。”

许老儿高调道:“就盼着给衙门交赋税养咱们的子弟兵,交得越多越好!”

众人纷纷笑了起来。

接下来梁萤又喊了另一个名字,变更下一位乡民的田地。

她先把不复杂的户主处理了,再调整其他的。

因为租赁公家的土地也不是随便发放的,得根据各家的劳力情况而定,尽量公平。

并且为了预留人口的加入,还会备下“活田”。

所谓活田,则属于短租田地,相当于现代银行的定存与活期。

这类田地的作用是以后分发给新进村的人口。

村里倘若有老人病故,那份田地就会回收变成活田,仍由原户主使用。但期限比较灵活,有可能一年,也有可能三五年,随时都要退还给公家。

活田也是用于嫁娶或新生这些人口流动做筹备。

现在龙门村人丁大减,排除合理分配和长租田地外,还余下不少活田。

这些活田也不能空着浪费,它们好坏搭配,村民们根据抓阄来选租种的地方。

因着城里也有一部分老百姓想转到乡下来,所以会预留着。

又因快要春耕了,故而梁萤等人日日忙得脚不沾地,抓紧时间在春耕前把这事分配完,勿要影响村民们耕种。

现在整个衙门里的公差都在为这事忙碌。

对于他们来说,土地下放是一件了不得的大事。

老百姓有地种了,才能缴纳赋税养他们这些公差官兵。

县城里也有许多小商贩想转到农村。

衙门对这类人是有规定的,不能一边在城里做商贩,一边又占据田地,只能二选一。

同样,各种工艺匠人亦是如此。

为着土地下放,衙门里全体出动。

梁萤等人熬了不少的夜,才总算赶在春耕前处理妥当。

她着实累得够呛,心里头却爽到爆,折腾了这么久,总算把最重要的事落实了。

这不,李疑有点小迷信,不知从哪里搬来一尊观音像放到后堂,每天路过后堂都要拜一拜,祈祷今年风调雨顺,老百姓能大丰收,多交公粮,因为他们这个衙门太穷了!

真的好穷!

赵雉原本是从不信鬼神的,居然也偷偷地拜了两回。

结果被梁萤看到了。

见她咧嘴露出揶揄的笑,赵雉有点小尴尬,板着棺材脸道:“你笑什么?”

梁萤应道:“赵大掌柜shā • rén如麻,除了不欺老弱妇孺外,烧杀抢掠什么名堂都干光了,竟然会拜大慈大悲的观音?”

赵雉:“……”

梁萤自顾走上前,“我也来拜一拜。”

她当真虔诚,祈祷观音菩萨能保佑安县村民今年风调雨顺,大丰收。

赵雉斜睨她,想起前阵子老百姓的欢声笑语,她不就是妥妥的活菩萨么?

似想起了什么,梁萤道:“赵郎君这会儿得空吗,咱们去大井村的盐场瞧瞧,如何?”

赵雉点头。

差人备好车马,两人前往大井村。

现在正是春耕农忙的时候,今日天气好,阳光明媚,山花烂漫,蜜蜂嗡嗡忙碌个不停。

大井村的农田里时不时传来耕牛的鸣叫声。

一些已经平好稻田的村民们光着脚,挑着一担担秧苗行走在田埂上,在春意盎然里播下他们的希望。

水田里犁花翻滚,弥漫着浓重的泥土气息。

梁萤他们过来时,大井村的农田里热闹不已,因为不少官兵都来下地帮忙干农活。

他们多数都是安县百姓的子弟兵,村民们种庄稼交的赋税是养他们,双方相互包容理解,军民打成一片。

人们一边干活一边笑谈,或八卦外头的事迹,整个场景难得的和谐。

见到赵雉过来,那些官兵纷纷打招呼。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