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6.秦时风韵(103)
王绾?
此人于算筹一道上颇为擅长,嬴政皱眉:“王绾忠厚诚恳,尤擅统筹,其才堪用,丞相目光如炬,举荐之人确有非凡之处。若他为郡守,秦国治粟内史,何人担任?”
一国之赋税钱粮,何等大任?
吕不韦:“……”接连举荐两人,大王尽皆未曾允肯。他便问:“臣这一时之间……未有合适人选,不若……”容臣几日?
话未曾说完,就听大王一叹:“寡人本欲调文渊侯入韩郡!”
吕不韦一喜,才要说话。却听大王又说:“可昨夜才与文渊侯彻夜而谈,他不曾应允,以长公主不舍为由,拒了寡人。”
“……”长公主亦可去韩郡呐!为何要拒?
嬴政叹了一声:“文渊侯体贴寡人,体贴长公主,知我们姊弟未曾长久的分开过。阿姊此一去半年余,寡人甚是思念。文渊侯处处周祥,寡人甚觉亲近。”
吕不韦:“……”许是自己太过急躁!倒是四子于无声处见功夫,甚好?
紧跟着就听大王又道:“说起文渊侯,寡人想起,他无意间跟寡人问起一人。”
“何人?”
“蔡泽!”嬴政道:“范雎举荐蔡泽,认为此人可为相!蔡泽接替范雎,为秦相数月。”
他啊!四子举荐?倒也并非不合适。韩郡乃一国之地,若无相国之才,如何治理?
吕不韦便说,“蔡泽,纲成君!曾献计给昭襄王,离间魏国安厘王与信陵君魏无忌君臣之间关系,东周之灭,此人居功至伟,被册封纲成君。此乃大王归秦之前事了!然此人受道家影响颇深,颇懂存身谋身之道,认为功成则可身退。”
嬴政看吕不韦:“丞相以为如何?”懂功臣身退,明谋身存身之人,惜命!惜命者,无叛心,不会冒险而行事。
韩郡终归为韩国旧地,就如蜀郡一般。
曾祖临终前,带着他在舆图之上,谈及巴蜀。当年,经历数次叛乱,后才得以大治。
老人家言犹在耳,治韩郡焉能不谨慎?蜀郡之旧事,不该重演。
况且:此人为燕人,当年游历诸国,尽皆未得重用。甚至于被赵国所驱赶,而后又用计于魏。赵、魏尽皆于他不睦,而这两国与韩为邻。
因而,文渊侯所举荐蔡泽:甚为合适。
吕不韦思及此人过往,再想想此人履历,竟真觉得此人比自己举荐之人合适的多。虽说未曾用自己举荐之人,然此人乃四子举荐,倒也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