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七十八章:敦刻尔克大撤退
此时的德国可谓意气风发,在这场超级大战中已经掌握了主动权。
掌控了比利时全境之后,德国一方面分兵进攻荷兰和卢森堡,一方面试图孤军深入亚眠,包围在里尔和科特赖克西部的英法比军队。
根据资料,停留在这些地区的三国军队至少也有40万,其中还包括15万英国军队和20万法国军队。
如果能够全包围并且吃下这些军队,德国对法国的进攻也将容易很多,英法的兵力也将损失相当一部分。
不过,英法自然也明白被包围之后的灾难。早在科特赖克被围攻之时,英法联合作战指挥部就已经进行了紧急会议,并且确定了法比边境40万军队的撤离地点,那就是法国最北部的港口敦刻尔克。
说起敦刻尔克,这座港口城市的地理位置在法比边境还是比较重要的。
作为法国最北部的城市,敦刻尔克实际上,已经位于整个比利时的大后方,也是比利时境内英法联军最佳的撤离地点。
为什么停止进攻呢?这对于英国和法国来说是一个未知的谜题。
戈林的依据是什么呢?
也正因为这样,哪怕明知道里尔已经岌岌可危,甚至只需要几天的时间就能够攻破里尔,古德里安仍然选择了停止进攻,等待着首相的进一步命令。
进攻一开始,德国军队的攻势是非常顺利的。
在正面战场上,里尔的法国军队已经无法抵抗德国军队的进攻。如何在短时间内将30多万的英法联军从敦刻尔克撤退,已经成了英国和法国最大的难题。
虽然应盟友法国的请求,向法国和比利时地区运输了超过25万军队。
虽然和滞留在法比边境的英法联军相比只是很小的数字,但第一天撤退计划的顺利成功,也让英国和法国看到了希望。
德国首相这样的选择,其实也说不得谁对谁错。
德国空军司令戈林此时十分愤怒。他当时对首相夸下了海口,信誓旦旦的表示只用空军就能够完成对敦刻尔克的进攻,消灭这40万的英法联军。
岛国的资源自身就很贫瘠,再加上相距万里之遥的原因,自然不可能在物资方面给予德国帮助。
装甲部队的停止前进和步兵的失败,给敦刻尔克撤退创造了足够的机会。
但英国战时内阁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被攻破的当天,就已经紧急举行了会议,并且制定了关于快速撤出在比利时境内的英国军队的计划。
德国出动了大量的空军对敦刻尔克进行了空袭,并且还轰炸了里尔驻军。
第二天,里尔驻军对德国军队展开了更猛烈的进攻。
德国军队继续对英法联军发动进攻,试图将英法联军消灭在法国境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