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三章:挖墙脚
距离西拉德抵达澳大拉西亚不足一个月的时间,阿瑟又迎来了另一位顶级物理学人才的加入。
对于澳大拉西亚的核计划来说,这简直是好到不能再好的好消息。
要知道,恩利克·费米在物理学的贡献丝毫不弱于西拉德,他也是建造第一台核反应堆的重要成员。
在统计力学、量子理论以及核物理、粒子物理学方面的研究,恩利克·费米绝对算是当今世界最优秀的研究者之一。
对于阿瑟来说,恩利克·费米的到来还有一个好消息,那就是有希望邀请到他的老师,鼎鼎大名的德国犹太裔理论物理学家,量子力学的奠基人之一马克斯·波恩。
其实原因还是一样的。不管是意大利还是德国,此时他们的政体类型都差不多。
墨索里尼和希特勒掌握权力之后,相当默契的开始了反对犹太人的行动。
而那些鼎鼎大名的物理学家,其中有很多就是犹太人。换句话来说,这其实也是历史中美国率先研究出yuán • zǐ • dàn的真正原因之一。
正因为德国和意大利对犹太科学家的迫害,导致这些科学家纷纷逃离到远离欧洲,远离战乱的美国。
当然,因为美国已经被解散,此时远离欧洲和战乱的国家就变成了澳大拉西亚。
马克斯·波恩不仅是一名德国籍犹太裔物理学家,他也是量子力学、晶格动力学、流体动力学、非线性动力学和电磁理论方面的泰斗。
更重要的是,得到了马克斯·波恩并不仅仅代表着得到了一位物理学泰斗,还代表着得到了多位历史中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著名科学家。
作为物理学的泰斗,马克斯·波恩的学生可谓是遍地开花。除了已经来到澳大拉西亚的恩利克·费米之外,还有多位仍然位于德国的人才。
这些人才中有很多也是犹太裔,也是阿瑟拉拢的目标。
想到这些,阿瑟已经非常成熟的内心还是起了几丝波动。只能说欧洲物理学家之间的关系还是比较复杂和紧密的。
只要能够撬动一位物理学的泰斗,他所能利用的关系,可能会让澳大拉西亚多上几十位顶尖科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