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九章:关税对抗和暗中策略
芬兰大公国的率先加入不只是敲响了金本位制的丧钟,同样也让英国人面子上有些挂不住。
明明是英国人率先提议的货币集团,第一个加入的中小国家居然是澳大拉西亚的小弟。
这不仅代表着芬兰大公国和澳大拉西亚的关系非凡,在侧方面说明了英国的小弟关系并不是那么好。
英国人怎会允许这样丢面子呢?几乎是在同时,英国政府开始联系那些小弟,给足了自己的压力。
伴随着英国人的压力,那些原本放弃金本位制的议题进度缓慢的国家,在一瞬间进度也快了起来。
1927年6月的下半个月,瑞典,挪威,丹麦,葡萄牙,阿根廷,巴西,哥伦比亚,巴拉圭,玻利维亚,泰国,伊朗,埃及和希腊纷纷选择加入英镑-澳元货币集团,瞬间打响了全世界放弃金本位制的枪声。
如此多的国家加入新的货币体系,也自然让英镑和澳元保持了相对的稳定。
当然,这样的稳定也终究只是相对的。相较于之前金本位制时的坚挺,现在的英镑和澳元已经开始大幅度贬值。
按照实际购买力来算,之前的一英镑购买力基本等同于克黄金,现在的一英镑购买力已经降低到克黄金,并且还在不断的贬值中。
如果没有意外的话,英镑的实际购买力相较于放弃金本位制之前,应该是要贬值至少一半以上的。
毕竟相较于值得信赖的黄金,这种不能兑换成黄金,只依靠政府公信力的纸币的价值就要大打折扣了。
不过相较于金本位制的货币体系来说,这种管控下的纸币体系明显更适合国家的发展。
毕竟国家可以更容易的操控纸币的发行量,通过控制货币的贬值和升值,来达到自己的手段和目的。
之前的货币因为和黄金高度挂钩的原因,想要大幅度贬值和大幅度升值都是比较困难的。
但现在,货币的贬值和升值基本可以靠印刷货币的数量来决定,还有各银行的利率等等。
简单来说,流通在社会体系下的货币数量比较多,货币就会出现贬值的情况。
流通在社会体系下的货币比较少,货币就会出现升值的情况。
而目前来说,想要从容的应对这次经济危机,英镑集团要做的肯定是进行货币的贬值。
毕竟整个英镑-澳元集团也是拥有十多个国家的,联合起来创造的力量也不少,控制货币有序进行贬值还是能够做到的,至少货币的贬值不会像法国那么混乱,变得几乎不可控制。
随着英镑和澳元的逐渐贬值,货币贬值带来的好处也几乎清晰可见。
首先就是出口的逐渐增加。毕竟现在世界各国只需要花费比往常更少的代价就能够从英镑体系国家中进口物资,这对于那些非英镑体系国家来说自然是比较赚的。
说白了,一些工业产品可以暂时放弃购买,但比较重要的原材料和矿产物资不消耗是不可能的。
还有粮食和肉类,只要有人口就会有粮食和肉类的消耗,这是科技再怎么发展都无法改变的事实。
凭借着货币贬值带来的红利,澳大拉西亚的粮食和肉类出口在短时间内迎来了攀升,这也让澳大拉西亚的经济逐渐开始繁荣。
英国放弃金本位制之后,法国政府自然也不装了,高调的宣布放弃金本位制,并且组建了属于自己的法郎集团。
但法郎集团有个致命的缺点,就是法郎的贬值已经变得不可控,购买力相较于一战前降低了太多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