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2. 232 卧龙凤雏
只是这一边写着,他也一边感慨,乔琰麾下已经得到委任的人才就不在少数了,尤其是那一片颍川系的士人,随着她进驻关中拥立天子,以让人觉得匪夷所思的速度扩张了开来,在制定法令、实施屯田、招揽人才的各个方面发挥出了惊人的作用。
现在怎么还又有了这等年少才高之人。
田丰看着诸葛亮和庞统二人,实不难想到,再过几年后这两人会是何种风姿。
但再想想她那乐平书院中的济济人才,哪里只是两人这个数目,田丰又干脆破罐子破摔不想考虑了。
他尚沉浸在思绪中,也没影响他手下笔耕不断,将这二人的话都给如实记录下来。
好在这一心二用也并未持续多久,起码还没让田丰下意识地在心中想着“该当提醒明公警觉此事”的时候,也将这句话给写出来,那两人的声音就在庞统一句“何妨他日以实证来看”的话中停了下来,田丰也可以顿住了笔。
也正是在此时,本还在争辩中的两人都朝着乔琰所在的方向看了过来。
似乎是对引起了乐平侯对此事的关注,也对影响了此地的正常交流有些不好意思,他们先是歉意地朝着周围行了个礼,这才站直在了那里。
乔琰拊掌而拍的声音打破了此地在一瞬间陷入的寂静。
“有点意思。”
她这句有点意思还得算是一句夸赞,只因她下一句就是:“昔年我与杨德祖在洛阳鼎中观外,以策论呈递观中名士,彼时许子将以一句雏凤有清声为点评,今日见你二人之辩,倒是让人不免想到当年。”
这句话里,她竟是将诸葛亮和庞统二人将她自己和杨修相比了。
但众人仔细想来竟也觉得确实相似。
当年的鼎中观里,陈纪也是在的,今日他也在这儿。
只是当时的许攸许劭陈琳等人换成了今日的荀彧王允崔钧。
分量一点都不比当年要轻,反倒还尤有过之。
更不用说还有乔琰这位大司马骠骑将军在此。
不过这样一来倒是让人不免想到,从当年到如今也就是不到八年的时间而已,乔琰已经从当年被品评的“雏凤”变成了今日的执掌风云之人,也是——
今日的点评者。
她道:“当年有子将先生对我给出了一句寄望,方有我随后的面见天子,今日巧遇此景,若能点评一二,倒也未尝不是人才接续,薪火相传。”
见诸葛亮和庞统都对由她来点评无有异议,她抬手示意,当即有人将纸笔给取来放到了她的面前。
在这个铺纸于前的片刻里,她的目光不经意地扫过了在场的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