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科技幻想 >[三国]你管这叫谋士? > 231. 231 益州局势

231. 231 益州局势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而后,一部分收缴得到的蜀锦生意被他交给了他的次子刘诞,言外之意就是让他有个安身立命的本钱,余下的便不必多想了。这位二公子也确实没有什么大志,早早就当个富贵闲人去了。”

李儒说到这里,将刘诞的名字从纸上划去了。

他做出此判断并不只是因为蜀锦生意,还有作为来使在此地所见的情况。

所以现在,在他面前的纸上变成了四个姓刘的名字,以及东州士和益州士,其中前者被描深了一道,意为其更得刘焉的看重。

“现在我们来看这些人各自支持的势力。”

李儒在这张纸上一边写一边说道:“这些人都是属于刘焉的毋庸置疑,但是因为刘焉对东州士更为看重,意图用来制衡益州本地的势力,所以益州人士也要给自己谋求一个出路。”

“具体表现为——张鲁和其母亲选择从刘焉手中不断谋求权柄,往汉中乃至于武都的方向发展。”

“赵韪在刘焉剩下的儿子中看好他的小儿子,觉得对方脾性懦弱,很容易为自己所拿捏,能扭转益州人的劣势局面。”

“而刘焉麾下的东州士,则是试图在有了跟随刘焉入蜀地的功勋后,再与之结为姻亲,进一步谋求权柄。”

“吴懿的妹妹被人说成是有贵人之相,可惜刘焉的前面两个儿子都已经成婚了,所以这位吴氏被嫁给了刘焉的三儿子刘瑁。更可惜的是,刘瑁生有狂疾,与继承无缘,故而吴懿目前依然是铁杆的刘焉部从。”

“这也很难说是不是刘焉为了让吴懿此人暂时不在自己的继承人中站队。”

“不过这样一来,我们姑且可以将刘焉的三子也划掉了。”

最后就剩下了三个名字和其所支持的势力——

刘焉本人:以张鲁为代表的益州人,以吴懿为代表的东州士

刘焉长子刘范:理法上来说的第一顺位继承人。

刘焉幼子刘璋:赵韪等对刘焉的抉择心有怨言的益州人。

李儒说道:“益州与外界隔绝,局势的变化传到长安早已经过了一番说辞上的掩饰,也难怪君侯要让我们先分析清楚此地的局势再行决断。”

“但也正是因为这种地理上的隔断,让有些人的做事变得肆无忌惮了些,使得我们获知对应的消息变得更加容易,用来作为你的第一课正好。”

“局势已分,谁是最能为我们所用的,也就已经清楚明白了。”

李儒将笔递交给了乔亭。

乔亭并未犹豫,在面前的名册上画出了一个圈。

被圈出来的这个名字,是益州人赵韪。

------

“你说谁?”

乔琰笔尖一顿,忽然抬眸朝着报信之人看去。

那报信之人未曾想到,他前来汇报的消息居然会得到乔琰这样大的反应。

他方才说的事也算简单。

近来随着弘文馆中到访的士子增多,有些士人为了得到和同道中人更多的交流机会,干脆也不着急从那四位弘文馆馆主处得到认可,而是借着弘文馆这地方作为了个论辩的舞台。

这也就是为何乔琰会将诸葛亮给塞过去旁听。

以他的年纪虽然还不算学成,但在先有荀彧指导,后有乐平书院上课的培养下,对大多数言论已经有了一套自己的评判逻辑,故而乔琰也不太担心他被人给带歪了。

这种旁听更像是拓展视野,听听同时期的其他声音。

但今日的情况有些不同。

按照这位报信之人所说,今日旁听的人里还多出了一个和诸葛亮年龄相仿的少年人。

这少年沉默文静,全神贯注地听着那些人的交谈,偶尔还与诸葛亮交流两句。

任谁看了都会觉得,这好像是哪位到访此地的文士将自家的子侄辈也给带上了。

然而也不知道是这两个少年交流到了什么话题,忽然就小声争执了起来。

演变到最后,竟成了在其他人中途停顿的时候,那陌生的少年忽然要求和诸葛亮来上一场辩论,为他们方才没能说服对方的话题找出个结论。

想到乔琰对诸葛亮的重视,加之那出言一争结果的少年好像也非池中物,身在一旁的崔钧连忙让人给乔琰报了个信。

这报信之人听乔琰问出这话,还当是自己说得急了口音有点重。

他便又重复了一遍:“那少年自称名叫庞统。”:,,.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