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粮道
“大力,建宁这几日太平么?端木姑娘还在城中么?”孔明轻摇羽扇道。
“回禀丞相,端木姑娘昨日已被其父母接走了,至于建宁城,倒是无甚大事,太守也就搞了几个什么垦荒的活动,说是能促进大家耕田,然后他好像被刺杀了一次,不过刺客已经被抓住了,但是太守大人好像跟那个刺客关系很好。”田大力完全不知道从哪里说起,只得有一搭没一搭地说着,倒是说道这个刺客的时候,好像有点眼神不对。
孔明也没想关心这些事情,便只是随口一问,殊不知竟然发生了这么多事情,毕竟他口中的乌骓轮便是从建宁搞过来的,也是新奇玩意,便知道李显在建宁弄出的动静不小,闻听田大力这般说道,也不好再问,只能点头微笑,嘱咐张翼率部队回建宁,换回李显。
且说李显在城中怼走了端木雪一家子之后,便开始倡导农业,相比于在前线拼命的将士,他虽然说没有生命危险,但每日公务委实繁重,根本就不像如今的云南,当时可真是蛮荒之地,既然这些人不服汉人管束,也没有办法,只得潜移默化,便设立了许多学校,安置在建宁城内,特地挑选居民多的地方设置,从后代开始抓起。
接着,建宁前年因为灾年,没有吕凯从周围各郡借粮,早就饿殍遍地了,李显细细观察过,建宁地处西南,照说土地应该异常肥沃,却始终产量不能自足,原因就在于耕户太少了,如果说真在建宁城外开出军屯,倒也不是不行,但是城外那些居民这些劳动力不用,又实在是可惜。李显便只能安排每个耕户家里可以有一个免费入学的名额,这个名额不用和其他孩子一样要通过考试,而且大力宣传这些个学校是直属学校,以后选官都要从中挑选,这才激起一股种田的大浪潮。
除开这些个政务,最重要的便是李显的这些兵了,这些兵在李显强调又强调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的军纪的情况下,做的还是比较可看的,至少他这一支,不说别的,此次出征的队伍里,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