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6. 地理(十六)
没有人能拒绝一场“烟花”,特别是看起来自己人没什么死伤的。
这种一颗“叫做yuán • zǐ • dàn的陨石”落下,直接清空了所有东西,只留下一个深坑。
这看起来也太像神迹了。
要是能拥有,要是能掌握……
我们大秦/大汉/大唐……必定是这个地球的最强!
只可惜,纷纷扰扰像是雪花一样出现的,对核武器的渴望的弹幕,并不被江思瑶看好。
【好了啦,咱别想这些个不切实际的东西了,咱作为啊,作为一个封建背景,应该了解一个自己的本质,那就是连物理化学的地基都没打的,还没学会爬就别跳过走路去学跑步啦,这都不是跑步级别,是飞啊是飞!】
一时之间,这个“是飞啊”响彻了一些会开外放的实验室。
大家安静了一秒钟,不约而同地笑出了声。
“你说这妹子,真的在真情实感把对面当做是玩语c的啊,她都没线下搜过人家的昵称的吗?”一个拿着小刷子,在落灰的石头模型上轻手轻脚刷刷刷的男生,吐槽的毫不留情,就差直接问是不是傻了。
别说,其他人也有这个想法,一时没发现,是神经比较大条,一直没发现,这神经已经粗地不像样了。
就这状态,平时应该都不能出门的,别被骗走了!
不知道江思瑶她父亲但不担心,但是他们现在已经真情实感地担心了起来。
因为国家不让主动接触江思瑶,导致现在大家都只能从弹幕里面的评论去找那些可能是真实的历史人物的发言。
为什么要用到找这个字眼呢?
因为弹幕多了一些披着皮的现代人,说一些直播间正常画风的话,就不会被禁言,这些人是来“打假”的、
会用几个号“做实验”,一些号会说一些比如什么“虚假扮演,想钱想疯了吧”这类的话,发言都是*不说,还根本不会在直播间出镜,也不知道这个主播是用的什么插件,跟平台举报都没用。
而顺着直播间的风气讲,给自己树立个任意古代平民的人设,就能直接发言,虽然讲出格依旧是*,但是这些的*是会被直播间放出来的。
甚至有人发现,说一些只超过一点点,但是大致范围属于古代人能通过高中知识学会的内容的,不仅能通过,甚至还会根据身份有彩蛋对话。
会有顶着同样标识,依旧是同样朝代的人来问。
甚至那些人还会暗示自己能和某某皇帝对接!
因为这个彩蛋做得太好了,不少人奔着这个菜单去重学了高中,甚至有人也开了直播,和嬴政接上头了都。
这把很多实验室的人酸的呀,这年头,怎么有人当骗子这么熟练啊?
什么在荒山野岭行医,就不浪费我们大秦的兵力了,我学到的知识就是大秦的知识。
别说古人被这拳拳爱国之心给忽悠瘸了,就连他们这些知道他是演得的人,都被骗的一愣一愣的啊!
什么叫电信诈骗啊,这显然就是,不像演的,建议严查!
气疯了,真的气疯了,倒不是他们学不会高中知识,知识吧,这知识学得一多,就很难控制自己不说多余的话,而一旦说了多余的话,就会被“断联”,根本轮不到和皇帝接头。
所以这些人听到江思瑶要说核武器的时候,还有点高兴,这多说点超纲的知识,总归是给他们的表演多些空间的。
谁能想到被江思瑶严词拒绝了。
“不过也是,就连我们都说不出多少来,她还只是个高中生。”一个女孩子灰头土脸的,想到了这里,用手擦了把脸,做出来一副恍然大悟的表情。
实验室里其他人也像是总算明白了一样,竟然是知识限制了她的进一步发展!
这就没什么办法了,总不能见缝插针地去辅助人小孩学核武器吧,不现实,也没这个必要。
因为古人们也像是被说服了一样,根本不提什么学习的事情了。
自然是很自然地略过了这个话题,因为啊。
“如果我们提前掌握了这样大的杀伤力武器,会不用吗?而用了的后果就是跟天书展现出来的一样,地图上直接清空一个城市,所有的动植物从此消失。也被所有人知道我们掌握了这样的武器,纸是包不住火的,已经有匈奴人买草种买到我手上了,核武器掌握了,那就是世界互相捏着这个,一言不合就同归于尽?”魏征自有他的一套逻辑,不过在场的众人只看到了一句话。
“谁这么不怕死,居然想从你手里买草种?哪怕是让朕来买呢?”李世民这话说的,就像是魏征比李世民他自己要恐怖很多一样。
虽然是事实。
魏征没看李世民,只是杀鸡儆猴一样,用那双能透出冰渣子的眼神看向了每一个同僚,等着吃瓜看笑话的人都被这一个眼神按捺住了情绪。
可得装乖装到位了,不然真的是,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了。
江思瑶不知道池鱼们怎么想的,也不知道自己的直播间竟然还衍生出了“副业”,有人靠着她的直播间赚钱,这是真的突破她的认知了。
毕竟在一起接触到的都是这么些很努力在维持自己人设的,偶尔还崩点人设想要搞些不切实际的东西,就这还能赚钱啊?
江思瑶是真的想不懂了,这钱真的能赚?
不懂的东西她也不过多纠结,反正也不是自己要去赚这个钱,只再续学习书本。
【城市化让不少城市失去了绿色如茵的外衣,城市的工业化导致了有不少工厂的开办,对空气质量的影响是成倍上升。
建筑工业的废渣对土地质量更是有重创,而现在,拯救环境需要我们出现一个保护环境的小卫士。
在已经不在执着于发展工业的现在,环境保护也总算提上了日常,但是,有认认真真保护环境的,就有一些不顾他人的反对,毅然决然要破坏环境的。
希望环境能让他们见识见识,是什么样的痛苦场面。】
江思瑶的“愿望”朴实无华,且很好懂,一听就知道是在摸鱼,甚至打着环保的旗号摸鱼。
不过还是得到了支持的。
比如,姜尚就觉得说得很有道理,“破坏环境的人,会在环境手上吃下该吃的苦头。”
姬发用幽怨的神色看过来,都是坏人,哪里分辨的出来谁是谁呢?这报应要是不精准报复该报复的人,岂不是让人白白承受了被污蔑的辱骂?
这么一想,姬发也开始主动相信因果循环,报应不爽这件事。
不相信没办法,这已经是逼着人信了,毕竟啊,报应直接走上面来选出啊吗?
【好了,我们开始正经学点农业地域的形成吧。
关于农业,之前有见过不同的徒弟,有人见过多土地就是黄色,面朝黄土背朝天不是一句空谈,不过没有详细讲关于农业的事情。
不同的地区有种不同的农业,就跟江南是最开始的粮仓一样,大家都知道,我们华夏是东北那边种粮食能带来更高的收益。
但是为什么呢?
因为东北的黑土虽然对于种地来说,有丰富的营养,但是同样的,也比较难开垦,加上冬天太冷,能把人给冻出点毛病,这种艰难条件,好好活下来就不错了,还种地,要求位面太高了。
不过,东北被作为流放的地方,应该总有人会秉持着我们热爱种地的性子,在这片地方种地的吧,怎么很少有人发现。
难道是在原来的地方不种地……啊,确实有这个可能性,毕竟原本也不需要自食其力到这个份上。】
江思瑶这个话,相当于在点清朝的人,因为除了他们喜欢流放东北,就宁古塔那片儿,其他的都是更喜欢往广东广西那边流放的。
没听苏轼夸夸其谈对“荔枝”的喜爱吗,正是这片儿地方,有着各种好吃的水果,让苏轼实现了荔枝自由。
“这从哪里知道……”家里有人被流放宁古塔,因为出了五服,所以并没有受到牵连的人,一个不小心把心里话说了出口。
还好只是被陛下多看了几眼,没有当场就把他也流放……
下了朝就被康熙派下来的使臣抄了家,特地给他们判的也流放宁古塔,原本贪污重罪,甚至可以直接死刑的,但是吧,总得有人在宁古塔那边。
康熙就愉快地给了这个人这个机会,也算是发挥了点余热了。
面狠心也狠的康熙,对一个不算太无辜的人下手,比弄死一个蚂蚁都要更简单。
【农业区域是怎么形成的呢?这都是地域和历史的选择。
不同的地方,因地制宜地发展出来更有科研价值的农业区域,而因为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动植物,这些动植物也是有各自的花期的。
有些是以种植业为主的地形结构,比如说我们在南方经营的水稻种植田,就是这种模式。
基本上没有人磨洋工,而是都认认真真做了厚厚的笔记。
南方种植水稻的区域是季风气候下的水田,特点比较明显,也符合我们对南方的认知。
最大的特点就是,需求的水资源比较多,这对江南水乡来说,一点点水自然不是什么大事。
而另一个特地便是,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验。
和北方那样连着的成块成块的土地有一些不同,南方每户耕种的不算多,甚至有些都不足一公顷,会有人来统一承包,方便管理了到时候。
同时,机械化的水平依旧不算完善,大部分的活动还是人工在进行,不过已经在慢慢地转变成机械了。
比如说是在耕种之前,拖拉机进行翻土啊之类的,又或者是指挥无人机喷洒农药,在逐步让发现这个家庭的其他事情。
最后嘛,自然是江南的商品率不高,会有留下来自己吃的。】
江思瑶谈江南是这真有代入感,毕竟嘛,在清朝之前,江苏就是江南府的地界儿,哪个城市不承认自己是江南呢?
江思瑶也一直对江苏十三太保这个玩笑嗤之以鼻,当然,她不觉得是互相都觉得对方不如自己是最主要原因。
因为吧,对方蠢,不耽误我们是“真,江南”啊。
挂个“江苏”的名头,大家都不愿意承认,要是挂个江南的明头,别说江苏了,江浙沪都得承认自己是江南。
嗯,难道不是吗?
介绍南方的种地模式,可把古人给看馋了,具体馋那一样,有点说不太出来,总之就是,都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