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 地理(三)
最恐怖的是,在场没有一个觉得不对劲的。
所谓潜移默化,也不过如此了吧。
和宋不一样的是被点名的一些诗人,是真的很“受宠若惊”,文天祥就很震惊,怎么会有自己。
战乱时分,他文天祥的诗句也能被流传下去,这怎么不能说明大宋的特殊性呢?
也是能媲美大唐的文采风流,如果能更强一些,那么就真的可以是另一个大秦了吧。
而嬴政,听到江思瑶夸荆轲的时候,整个人都僵了,他甚至转头看了闷葫芦蒙恬,想看看是不是今天出了问题。
不过蒙恬这人,是真的有定力,即使是天书在说荆轲,他依旧是一副淡定的状态。
嬴政感觉自己被背刺了,谁懂?
不过……
蒙恬没好意思发表自己的见解,但是他在心里猛猛吐槽。
一开始说陛下“王负剑”,也一直没忘记这个梗的人,怎么会是单纯喜欢陛下啊,她就是个左右摇摆不定的,看乐子的人!或许还有点幕强?
总之,只有我,只有蒙家,对陛下最忠心不二了!
蒙恬的内心效忠由于嬴政没有听人心里话的能力,不能得知。不过嬴政是从不怀疑蒙家人的,木是木了点,但是战场上能打,也忠心。
而江思瑶对学习的无助,大家都看在眼里。
【首先讲一下大气,要知道一个概念,那就是大气中的各种物理过程,都和能量的转换息息相关。
而大气的最主要能量来源呢,是太阳的辐射。
就像是我们一直说的,人要多晒晒太阳,动物晒太阳进行光合作用,人晒太阳可以促进生长发育,而大气晒太阳,将会吸收和反射太阳辐射。
吸收了太阳辐射之后,地面就会升温,而热量呢,又会以长波辐射的方式,再次传颂给大气。
这属于辐射热交换,是大气增温的最主要手段。
而大气的热量传输,以及对于水汽的输送,甚至是各种阴晴多云雨的天气变化,都是靠大气运动。
太阳会辐射,但是地面不是完完全全接受到一样的热量的,有些地方有遮蔽物,自然接受到的热量就不均匀。
而冷热不均的受热,会让地面形成热力环流,这是大气运动中最简单的一种形式。
这背后的概念也很好理解,热度高的地方,会因为太热,空气膨胀、上升,热的地方上方的空气密度就会很高,这就会形成高气压。
而冷的那一方,会形成低气压。
两边一热一冷自然会导致空气的上升和下沉运动,简单来说就是空气的垂直运动。
同一水平面上产生的这种气压差异,也被叫做是气压梯度。
存在这种气压梯度,就会存在从高压区域向低压区域发展的力,即水平气压梯度力。
在这个力的幕后作用下,大气从高压到低压,会形成风。
一般来说,靠近地面的风会收到摩擦力的影响,但是这个摩擦力是地面和风的。
大气的运动也是有迹可循的,在仔细研究之后,我们发现了有赤道低气压带到极地高气压带,这些不同的气压带。
刮的风也完全不同,有的地方盛行西风,有的地方盛行东风。
而在男北半球,也会有自己的低气压中心和高气压中心,会随着季节变化。
不同的气压带和风带,最终会形成不同的气候,比如热带雨林气候和赤道低气压带就脱不了关系。
常见的天气除了风雨阴晴,也有对抗大自然我们付出了什么。
这自然,众志成城抵抗大自然的过程中,没有一个华夏人会撤退。
空气是会有冷暖差异的,但是等感受到这个差异的时候,往往已经遭遇了气候的变化。
冷暖气流交汇的时候,会形成交接面,通常情况下,把它叫做锋面。
在锋面移动的时候,就会有三个差异,会形成冷锋、暖风和准禁止锋三大类别。
冷锋华夏司机都有,暖锋则是在东北和长江中西游,对于这两块地比较上心。
准静止锋在现实生活中,则是大部分人并不喜欢的梅雨季节。
而全球的气候也是不停变化的过程,就像是大家一直关心的气温升高的问题,
全国气温都在升高,我国在其中的变化并不算明显。
而气候变化,会给国家带来了巨大损失。
比如全球变暖,损失了多少水资源,也带来了不少异常现象,极端环境的变多,也让极端的自然灾害变多了,人类的损失越来越大。
但是人们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应对策略,只能强迫自己适应。】
天书讲的这些,对于姜子牙来说都是真天书。
姜子牙在现实世界中是没有封神榜的,这对他自然不算是多大的损失,因为他的脑子足够他在周朝混得很好。
只不过,他有个跟水息息相关的成语,“覆水难收”。
看到这个的时候,很庆幸,自己已经保持了很久的单身状态了,不然等到天书教了这个知识,那还怎么“覆水难收”?
只拿个盆,都能假装已经收了水。
这是什么?
这是直钩钓鱼被用到了自己身上啊。
当然,不同的天气还是让很多皇帝有了喘息的机会。
不然每次有个天灾都来罪己诏,这真的很让人受不了。
“原来地震也是有道理,有规律能寻的,又是板块运动会造成地震,又是极端天气会引起地震。”
刘彻有些不满,毕竟啊,他一开始是坚定的有神论者。
“还以为这些天气,总该是神明的力量了,没想到竟然还是有规律的。”
不满倒不是对天书,而是对自己,他信了鬼神,就信了很多骗子,打着神明旗号的骗子。
在天书说了那些piàn • jú之后,刘彻是觉得一定不会再上当了。
但是如果还有这个的话,即使是刘彻也没有那个自信不上当。
有人知道这些的规律,装神弄鬼,那他刘彻是妥妥上当受骗啊。
“听说这后世,还有观测地震的机构……”
真厉害啊。
刘彻想。
不过,这是刘彻对于后世的盲目信任,有,不一定就十分厉害。
并不能提前一两个月,或者提前一两天来预测,当然,能提前就能有活命的机会。
江思瑶停顿了一下,做了几个题目提提神,发现这些还算厚道,至少是刚学过,记得住的情况下,能做出来的题目。
就又继续往下学习了。
【好了,我们继续讲,拓展一下水循环吧。
水的循环是很灵活的,因为水,有固体、有液体也有气体,这些各种状态不一样的水体,最终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圈层,也就是刚刚讲到的水圈。
但是即使有这么多水,我们能利用的淡水资源也不算太多,所以认识水、了解水,从而珍惜水,刻不容缓。
自然界的水循环,通常发生在海洋、陆地和天空之间。
海陆之间的水循环,是最重要的一环。
深海的水是轻易换不到陆地的,但是海洋表明的水会在太阳的暴晒以及其他情况下变成水蒸气。
而水蒸气一般是跟着气流走的,聚集到一定程度,就会在适当情况下,从气体变成液体,从水蒸气凝结成为液态的水,形成降雨。
而陆地上的水,也会有一部分再度蒸发,一部分汇入江河湖海山川溪流,一部分渗入地下。
这就是海陆间的水循环。
而陆地也有自己的那一套水循环,这种水循环,时常是伴随着蒸发、蒸腾,然后气流将这些气体带上天空,在遇冷凝结形成降雨,再度回归陆地,形成了陆地内循环。
在蒸发的时候,不可避免地会有一些水汽没有被带上去,不过最主要的还是,陆地的水本身就没有大海的多,导致内循环中,给陆地补给的水会变少。
海上的内循环也是如此,会形成内循环。
水循环是活跃的能量交换过程,也是物质转移的过程,这个过程对于太阳辐射能起着吸收、转化和传输的作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不得不说,如果不是天书讲解,大家是没有意识到,陆地的水和海洋里的水是能互相交换的。
“那,我们岂不是能在下的雨里面,品尝到大海的气息?”有浪漫的人想到了这一点。
不过也有现实的人倒胃口的,“嗯,如果有人随处解手……”
这都不是如果,应该讲,如果有人没有随处……
“你别讲了。”浪漫的人脸都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