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 IMO最年轻的满分金牌得主! 泰勒斯
组委会很快宣布:今年有一个特别奖!
各国继续震惊!
IMO的特别奖非常难得,从1959年第一届开始,6、70年代获得特别奖的还算比较多,但进入80年代后,特别奖的颁发越来越少,越来越谨慎。
这也跟数学理论的迅速发展呈反比的,留给中学生发挥的余地越来越小了。
特别奖也不是一定只颁发给金牌选手,没有获得金牌、但在解题中使用了绝妙解法的银牌、铜牌甚至没有拿到奖牌的选手也有可能获得特别奖。所以各国领队都想看看,今年到底是哪一题、哪国选手获得了特别奖。
——反而不是第6题,是第3题,数论。第3题有16个7分,比第6题还要少1个7分。
*
康妙玟昨天跟队参观了故宫,今天去爬了长城,都是组委会安排的活动,不去白不去。大巴下午4点回了酒店,各国中学生们都待在酒店里,等待着宣布分数——主要是宣布金牌分数线——的时刻。
中国队的成绩出来后,金牌分数线也出来了,各家领队都忙着通知自家孩子。
中国队这边由暂代领队职务的一位教授宣布了成绩:5人金牌,1人银牌!总分第一!
个人分数也宣布了,唐潇痛失金牌,只差1分,今年的金牌线是34分,他第5题只有5分、第3题6分、第6题1分,实在可惜。要是第5题能拿满分,那就会是全队金牌。
唐潇沮丧得很,要是分数差得多反而不沮丧了,但只差1分,很是意难平。
教授也没说他,全都是夸夸,“已经非常好了,我们的总分第一,这都是同学们平时努力的结果,只差一分,实在不算什么。你要想的是,我们赢了!”
男生们都鼓励的拥抱唐潇,拍拍他的后背,“你很棒的!”
康妙玟对他笑笑,“你已经是超级棒了,别忘了你身后还有两百多人不如你呢。”
唐潇想了想,“是啊,我很满意了。”
“另外,”教授淡定的扫视了一圈学生们,“今年还有一个特别奖,就是你,IMO年龄最小的满分获得者,康妙玟同学!”
咦?
是吗?好像是哦。不过,等等,特别奖?!我做出了什么不得了的解法吗?
她还有点愣愣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