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 乔生主动 当时玉莲就赞同她追
当时玉莲就赞同她追求自我,还承诺过:如果你真的遇人不淑,可以来找我。
只是她没想到,连城爱慕的第一个对象,就是她自己。
如今连城再遇真爱,对方明显与她两情相悦,彼此的思想也很契合,玉莲自然愿意帮他们一把。
“五哥,张公子今日不是没有出门吗?不如你这就去询问一番。不管他愿不愿意见,总得有个结果。”
“那好吧。”傅玉衡也没有迟疑,点了点头便让玉莲先招待他们,自己起身出去了。
乔生和连城都和紧张,相比之下,乔生还多了几分视死如归。
玉莲安抚道:“你们放心,纵然那张公子不乐意见你们,看在我们两家亲戚的份上,也不会把你们怎么样。”
只不过,人家也不会帮着到刘家求情。连城想要取得父母的谅解,还得他们俩自己努力。
乔生道:“这已经足够了,多谢贵府的庇佑之恩。”
他想了想,说:“听连城说,傅姑娘喜爱香料,小生曾无意间得到过几个古时香料的方子。
若姑娘不嫌弃,小生愿意献上,以报姑娘恩情之万一,还请姑娘不要推辞。”
如果他要给别的,玉莲肯定不会收。
可是香料方子,听话音还是失传的古时香料方子,她一下子就来了兴趣。
“那我就却之不恭了。”
乔生当即要来了纸笔,挥手写下了三个方子。
“这是小生在先秦古书上看来的,只是小生不懂香道,辨别不出真假,让傅姑娘见笑了。”
他辨别不出,玉莲却是这方面的行家。
她只是看了看方子所需的原材料和制作过程,就判断出其中两个是真的,还有一个多半是后人牵强附会的。
“这两张虽然辨别不出年代,但的确是难得一见的好香。这张不是,大概是谁胡乱写的。”
乔生懊恼道:“如此说来,那一册先秦古书,也是假的了?”
“十有八-九。”
好在乔生一向豁达,负面情绪只存在了一瞬,自己就想开了。
“无论真假,那书写得还不错,让小生增长了见识,也不算白读了。”
有乔生活跃气氛,连城心中的紧张很快就消散了。
三人凑在一起说说笑笑,时间过得飞快。
大约过了半个时辰,傅玉衡才领着张子成走了进来。
张子成虽然神色淡淡,可乔生和连城对他行礼时,他却未曾失礼。
见他如此,玉莲不得不说一声“佩服”,暗赞一声“好胸襟”!
不愧是大户人家培养出来的继承人。
众人各自告坐之后,张子成开门见山,言辞很是犀利,“小人想知道,刘大姑娘一个深闺女子,乔公子又是如何与之相识的?”
这就是怀疑乔生的人品了。
乔生早已做好了被对方刁难的准备,此时自然神色坦然。
他制止了想替自己出头的连城,直言道:“三年前,刘通政举办文会时,曾挂出一副倦绣图,请众人题诗。
小生见那图绣得巧夺天工,且意境洒脱,便心生倾慕,到处打听绣娘的下落。后来才知道,这图出自刘家大姑娘之手。”
他自知家世寒微,配不上连城,便只在心中思慕,不敢有半点越矩之处。
后来连城相思成疾,需要用人心口之肉入药,刘通政放出了消息,谁愿意舍肉救他女儿,就把女儿嫁给谁。
乔生听闻之后,根本没想那么多,立刻就上门,说自己愿意。
听到这里,张子成面色一变,求证地看向傅玉衡,“五爷,当真有此事吗?”
傅玉衡道:“确有此事。京城也有许多人知道,稍以打听,也不难得知。”
张子成面色数变,突然起身,对乔生行了个大礼。
“诶,您这是做什么?”乔生一惊,赶紧侧身避过了。
本就是他理亏,怎么还敢受张公子的礼呢?
张子成却坚持行完了礼,正色道:“小人原本以为,乔公子是个引诱女子私奔的无耻之徒。
如今才知晓,乔公子与刘大姑娘的婚约,还在小人之前。今日一切的起因,都因刘大人出尔反尔之故。”
就如今这医疗条件,在胸口上割一块肉,很大概率会引起伤口恶化,影响心肺,最终赔上性命。
虽然乔生没有死,但他剜肉之前,必然是报了必死之决心的。
如此情深义重的儿郎,刘通政却还要出尔反尔,将女儿另许他人,张子成颇为不齿。
而他自己却是不查事实真相,便凭着一己揣测而误会了乔生,不免心生愧疚。
方才那一礼,不过是表明态度,根本不足以弥补他的愧疚之心。
至于怎么弥补,张子成也已经有了计较。
“乔公子,刘姑娘,得知真相之后,我本该立刻与刘姑娘退婚。
只是以刘大人的为人,只怕我这边退了,他又会替刘姑娘物色别的人选。
不如这样,我马上就要回山东了,两位若是信得过我,就和我一起回去,日后就在山东成亲生活。”
这个发展,是谁都没有想到的。
乔生转头看向连城,用眼神征询她的意见,连城内心很挣扎。
于情于理,他们都不该麻烦张子成。
虽然是她父亲刘通政毁约在先,但张子成此前是不知道的,他也是受害者之一。
他们这种尴尬的关系,彼此相忘江湖,永远不再见,才是最好的相处模式。
可是,她和乔生若是一直留在京城,就是一直处于刘家势力辐射之内。
连城很清楚,她爹虽然放了狠话,把她赶了出来,并不是真的放弃了她,而是认定了她肯定吃不了外面的苦,终有一日要回去求她。
一旦她坚持的时间,超越了刘通政内心的预期,对方一定会想方设法给他们找麻烦。
若是能借着张子成的势力,远离京城,在山东重新扎根,她和乔生,才能得到真正的清静日子。
看出了她的迟疑,也看出了张子成的真诚,傅玉衡索性就做个推手。
“好主意!”傅玉衡抚掌笑道,“乔公子和刘姑娘来我这里,不是想找个事情做吗?
我这里正好有一个重任,需得有人远赴山东,并且长期扎根在那里。不知两位,可愿意?”
乔生知道,傅玉衡这是在给他们台阶,暗暗叹了一声,问道:“不知有何吩咐?”
傅玉衡左右看了看,说:“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几位随我到槐梦斋去吧。”
见他们有正事要谈,玉莲就不想参与了,起身道:“正好我与人有约,就不和你们一起了。”
傅玉衡道:“行了,你去吧。”
等玉莲走了之后,他们一行人便转道槐梦斋。
等婢女上了茶,润笔就带着伺候的人一起下去,并贴心地关上了门。
傅玉衡从抽屉里找出一叠资料,分发给三人,“你们都看看,这就是我的计划表。”
原本三人都以为,他方才只是随口说的,哪曾想人家真有计划。
乔生和连城还有点懵,张子成接过来之后,就干脆利落地看了起来。
这是一份建立出版社分社的企划书,分社的主要职能,就是在地方上收稿并审核。
审核通过的稿件,就会用特殊工具,快速传回京城。
而后,京城这边会进行第二次筛选审核。
二次审核被取中之后,就会整合、印刷、出版。
等到样刊出来之后,会把样刊和稿费,一起给创作者送回去。
该说不说,张子成不愧是盐商世家教养出来的继承人,只是看了一遍,就把傅玉衡的意图猜了个七七八八。
“五爷是想办一个像朝廷邸报那样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