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科技幻想 >[红楼+聊斋]我在红楼话聊斋 > 105. 《陆判》 糖棕其实就是棕榈科

105. 《陆判》 糖棕其实就是棕榈科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可以说,他因陆判获得的那些不该他得到便利,又全被陆判托生的儿子给加倍追讨回去了。

那一版唯一让傅玉衡觉得不好的,就是把朱尔旦原本的妻子改成了一个女流氓。

大概这样改编,是为了方便观众对她和御史小姐做出区分。

如今傅玉衡也有了改编权,自然要扬长避短,好好谱写一出善恶终有报,天道好轮回的大戏。

按照旧历,剧本没写出来之前,先给老婆讲故事。

这个故事的结局让人觉得非常苏爽,但徒南薰的反应却十分专业。

“善恶有报,天道轮回。故事是个好故事,可也就是太好了,没什么争议点呀。”

没有争议就没有话题,先看的观众讨论度不高,怎么吸引还没看的那些?

傅玉衡却道:“要的就是这个效果。你就不觉得,《画皮》和《连锁》这两个故事,被争议得太激烈了吗?”

《画皮》里男人因好色变成女性画皮鬼,非得吞食一颗男人心脏,才能恢复性别,投胎转世的设定,已经击中了许多自诩风流之辈的敏感神经。

据说在《画皮》演出期间及之后的半个月,京城里的青楼楚馆,生意都差了一大截。

还有京城的大街上,那些卖身葬父的也突然就没了行情。

不知道有多少人暗地里感谢大剧院的大缺大德,断他们财路。

还有出场时贤惠无比,后期突然人设反转的陈夫人,也不知引起了多少男人的反思。

某些将妻子付出当做理所当然的道学先生,完全无视根本矛盾,把所有错误都归结于大剧院里胡乱编排,把陈夫人打成了毒妇的代表。

众生百态,不一而足。

《连锁》这个故事,是一群小姑娘编排的,就算多了娇娜的愤世嫉俗,也难以逃脱年轻姑娘的浪漫情怀。

书生杨于畏,是聊斋中标准的贫苦书生,落第举子。

家境贫寒,但才学高上,奈何时运不济,考一次落榜一次。

这固然有原作者蒲先生所处的时代比较黑暗的缘故,也不乏作者写这些书生时代入自身,替自己抱不平的意思。

当然了,这是原本故事里的人设。

经过连锁主导的改编之后,这杨于畏就是一个自命不凡的穷书生。

用连锁的话来说:“这种书生我见得多了,个个都觉得自己怀才不遇。实际上那些能考上的,哪一个没有真才实学?”

这也难怪。

因为从连锁想通之后,决定放飞自我的时候,正好是本朝开国之初。

古往今来,魏晋南北朝,五代十国这些诸侯争霸的割据政权不算,只说有科举以来的大一统王朝。

除了元和清这两个是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在兼顾天下人的利益之前,统治者要先稳固自己族群的利益,科举自然清明不了。

除了这两个例外的,大凡是开国之初,无论是政局还是科场,都比较清明。

连锁是从本朝立国之初开始在外活动,结交书生的,她遇见的那些屡试不第的,或许真有时运不济乃至怀才不遇的。

但大部分都得去掉“怀才”,只剩个自以为的“不遇”。

所以她主导改编的剧本里,男主杨于畏,自然就是个自命不凡的穷书生了。

只这一条,就和现有的才子佳人话本区别开来,让观众很有往下看的兴致。

而女主角连锁姑娘,是在杨于畏之后出场的,一个弱柳扶风,娇喘细细的病美人。

柔弱美人惹人怜,不但男人怜惜,女人也怜惜。

连锁姑娘这个出场,可谓是拉满了大半观众的好感。

由于初始印象实在太好了,等到后面,她逐渐显露真性情的时候,观众也只觉得她灵巧可爱,是个不同于俗流的奇女子。

特别是她和杨于畏诗词唱和,大胆指出杨于畏的不足,并指点杨生的学问,告诉杨生考试的技巧。

故事发展到这里,连锁姑娘的形象已经逐渐高大起来。再加上她鬼神的身份,也并不会让人觉得她一个女子如此显露才华,将情郎比进泥里不妥。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