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嬷嬷
他对柱子招了招手,示意对方上前,拉着手问道:“今年多大了?在家里可曾念过书?”
柱子斯斯文文地回话,“小子今年十岁了,读过两年私塾,只是不成器,没学出什么名堂来。”
傅玉衡就从四书里抽了几段让他背,发现他背的挺熟,就又让他释意,倒是这上头卡住了。
郭氏在一旁看得着急,见儿子说着说着就磕磕绊绊了,急忙出言描补,“这孩子脑子蠢钝,学东西慢,驸马爷别嫌弃他。”
私塾先生一个人教十几个孩子,她儿子天赋不高,慢慢的自然就被落下了。
可是要单独请一个先生吧,虽然公主和娘娘都多有赏赐,但他们这样的人家,也不敢有那样的排场。
若是驸马爷能把孩子带在身边调理调理,不比什么私塾先生都强?
因而她对这个机会十分看重,生怕儿子过不了考校。
虽然郭氏隐约也明白,驸马爷的考校多半是走个过场,无论如何都会把她儿子给收下。
但日后教导的用心不用心,还是有很大差别的。
傅玉衡安抚道:“一样米养百样人,世上的人千千万,还能个个都是绝世天才不成?
每年那些考中科举的,也不是个个都能过目不忘,举一反三的。
如若不然,世上哪里还有笨鸟先飞,勤能补拙之说?”
他摸了摸柱子的头,坚定地说:“好孩子,你只要跟着我的法子学,考科举其实并不难。”
考试想要过关,最重要的是学识吗?
是的。
但除了学识之外,另一样东西也至关重要。
那就是应试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