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第 41 章 我也好想被陛下需要!
但真要算起来,比起成器的孩子,更多的还是脑子带点水,没什么大用,只能勉强守成的子孙,在过个三四代,家中就渐渐没落了,只能盼着日后出个人才,东山再起。
这其中武将占比尤其多,文官嘛家中有书和人举荐,将来做官容易啊!
但是武将不一样,武将是要军功的。
养一个武将老费钱了,官职也不是爵位不能继承,要是家中后辈没有一个能遗传到自己一身本领的,就只能一代代没落,最后平庸下去,直到过上“一般人”的生活,再也养不起一个习武的孩子。
这对曾经富裕过的家庭来说,尤其难以忍受,想到自己辛辛苦苦好不容易攒点家业起来,让子孙过上好日子,自己走了这些就没了,那心啊简直和刀割了一样。
所以武将都想着封侯,封了侯就是有爵位了,爵位可以世袭,就算后代不成器,但只要不做错事,凭着侯爵的食邑待遇也不至于落魄到和普通人无异。
但这是最后保底的措施了,封侯有多难,保住这个爵位有多难,大家心里都门清,所以要想家族好,那还得是养好孩子,后代出息了,家族才能繁荣。
像李广这样,就算不成器后代都能遗传到他一身勇武之力,真是让别的武将眼馋死,谁不希望儿孙肖像自己,又青出于蓝,但此事非人力可定,也就只能羡慕,羡慕李广了。
李广被左右恭维,心中自是飘飘然,喜笑颜开和人说话都和气了几分,场面话也说得好听了不少。
可惜乐极生悲,之前本来回汉在望的李陵,居然因为治军不严,被手下人背叛,投了匈奴,就此被俘。
李广那是一口气咔在胸腔,憋的脸都紫。
治军不严,又是治军不严。
他们老李家怎么就是过不去这个坎,好大孙啊!你学你爷勇武的战力就够了,何必连爷爷的治军一起学了去。
李广心里那个后悔啊,都说言传身教,必然是自己行军的方式和放纵士兵的风气,给李陵带了坏头,这才让他遭此劫难。
好在现今一切尚不算晚,仙人让广知此事,想来是希望李家不要在重蹈覆辙。
李广在心中发誓,日后定调整行军方式,严抓家中子弟,让他们自己努力给自己挣个前程,李广能留给他们的也就一身力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