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科技幻想 >直播盘点古代硬核狠人 > 24. 第 24 章 卫青靠国力碾压匈奴的那

24. 第 24 章 卫青靠国力碾压匈奴的那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只要想到那个可能,包括刘彻在内的诸位大臣,呼吸都急促了起来,希望天幕能细说,这对他们太重要,对汉朝也太重要了。

天幕也没卖关子,接着说了下去。

【卫青当然不是靠国力碾压过去的,如果他能靠国力碾压过去,难道别的武将不可以,汉朝能被匈奴吊起来打那么久。

会对卫青的战斗力产生这么大的误解,除了太史公因为心里的一些嫉妒,暗搓搓加工了一下史书和后人的歪曲外。

最重要的是,后人对汉朝最出圈的印象:“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此话一出,天幕下。上至文武百官,下至黎民百姓,都被这句话所震撼。

敢于侵犯强大汉帝国的人,即使再远,我们也一定要杀掉他们,这是怎样一句霸道至极的话啊!

这是我大汉吗?

震撼完,边关的百姓陷入迷茫之中。

因为天幕口中的大汉和他们生活的大汉,差别实在是太大了。

现实中的大汉,边关的百姓时常会遭受匈奴人的侵略,每次匈奴一来,边关的百姓就要失去自己的丈夫/妻子/孩子,要忍受手足分离的痛苦。

他们辛苦耕种的粮食,好不容易养肥的牛羊,只要匈奴一来就是化为泡沫,男为奴,女为娼,这样的日子边关的百姓过了许久,甚至都已经麻木了。

但天幕却说,大汉很强,如果大汉真的这么强,为什么朝廷不出兵打走匈奴,救救他们呢?

是陛下不要他们了吗?

这样一想着边关的百姓bào • dòng了起来,他们丢下正在耕作的田地,有的哭泣陛下的不仁,有的想逃去京城如果陛下不要边关的百姓,那么他们就往里走,陛下总不会连京内的百姓也不要,还有脾气暴躁直接冲去太守驻兵的地方唾骂太守和将领。

“是不是你们没有尊守陛下的命令,贪墨了军队的财产,才害得我们被匈奴人欺负。”

“肯定是啊,你看那驻扎的士兵都饿瘦了,肯定是有人贪墨了军队的财产,让士兵们吃不好穿不好,他们打仗没有力气,我们才会被匈奴欺辱,必定是这些贪官的错”

一个农夫指着正在一旁待命的士兵,他身材瘦小,穿戴的盔甲上有着亏损,看起来是就不是很强的样子,让农夫误以为他被苛待了,这正是贪官贪墨的证据。

实际上这位士兵虽然瘦小,人却很精壮,身上的盔甲正是和匈奴人战斗后造成的,只是农夫认不得罢了。

莫说边关的百姓哭诉,苦匈奴,就说内城的百姓也苦匈奴久已,没有长城作为天险,匈奴进入和入境无人一样,这年头的汉民哪一个没受过匈奴的苦楚啊!

……

【实际上“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这句话虽然出自汉朝,却不是出自汉武帝时期。

而是出自汉元帝时期,名将陈汤之口,全句为:“宜悬头槀街蛮夷邸间,以示万里。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是陈汤上书汉汉元帝,表名自己诛灭被匈奴郅支单于的功绩时的话语。

陈汤之所以能说出强汉,那是因为元帝时期,已经经过了朝积累,武帝打下功绩,昭帝过度休养生息,宣帝中兴王朝,给他留下了一个诺达的汉朝基业。

而汉武时期,刘彻有基业吗?有

文景之治毫无疑问,给刘彻留下了大笔的财富积蓄,但对外的国力有吗?

少,太少了。

汉朝自刘邦创业以来,先是经历了秦末战乱对人口和国力巨大打击,国内没有钱连四匹同样颜色的马都凑不出来。

后又把好用厉害的武将给宰了,根本没给接过她摊子的吕雉,留下什么出名能打的人才,当时国力空虚的吕雉只能忍受匈奴单于的侮辱。

然后到了文景时期,我之前讲过文帝时期,注重休养生息。

是他想养吗?也不是!

只是文帝上位前,又是诸吕之乱,又是藩王打架的白白折腾了一遍大汉内的百姓,导致国家之前吕后治理好不容易起来一点的经济,又duang一下断崖式下跌,国家的钱又没了,文帝没办法只能休养生息攒钱。

而军队又是最烧钱的,没钱根本养不起来,因此汉文帝事情初了大汉十万的常备军外,基本没有多余的兵力。

再到景帝时期又有七王之乱,好不容易有个能用的sr周亚夫,又为了保护猪猪的继承权,被景帝直接给嘎了。

这样一通算下来,汉朝到了猪猪手里的时候,虽然内乱平息了,钱财充足了,但是留下来的兵力居然不算多,能带兵打仗的更是没几个能打的。

而匈奴那边的战斗力又多少,根据马邑之战汉武帝试图集结十万大军埋伏歼灭匈奴单于十万骑兵,和我从霍去病元狩二年歼敌4万余人,元狩四年歼敌70400人,再加上匈奴还同时和卫青等其他将军多线作战,切之后还能打来看,匈奴人的军备力量最少也不会少于十五万。

而河南之战又是小战役,双方出兵都不多匈奴万余人,卫青约莫万精骑。

孙子兵法曰: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

翻译一下就是:用兵的规律为,有十倍于敌人的兵力就包围歼灭敌人,有五倍于敌人的兵力就猛烈进攻敌人……

按照孙子兵法的说法,卫青得有多余匈奴十倍的兵力,才能算作是靠国力碾压匈奴,可你看卫青有吗?】

……

天幕下,天音落下最后一个字音。

被证实了是靠实力击退匈奴人的卫青,本该成为众人的焦点。

可此刻所有人都完全没有在意天幕对于卫青能力的论证,而是将视线都转移到了霍去病身上。

文武百官倒吸了一口凉气,不可置信的喊道:“歼敌多少,四万,七万?”

其中武将的反应尤其大,有些失态的甚至站立不稳,腿软的想要跌坐下地。

无他,带过兵打过仗,更会知道打匈奴的不容易,歼敌数万人,这是大汉建立至今从未有过的战绩,这是怎样的名将才能做出的事情,怕是只有淮阴侯在世才能有此本领。

刘彻更是激动,他不在忍耐自己的情绪,直接放声大笑:“好,太好了,我大汉能有此将才,实乃天佑大汉啊!卫青快快去吧你的好外甥带进宫来,朕要好好见见他。”

“下次出征,朕就派你们舅甥一起上战场,也算成就一段佳话。”:,,.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