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 第57章 第五十七章
去各个村子招新兵时,首先对年龄身高力量都有要求,可是震惊老百姓了。
距离大元县最远的富平县长寿村,长寿之字如其名,老百姓常年生活在山上,上山下山,在山上刨食。
反正不知道是什么原因,长寿村的老人大多数都可以活得久一点。
活的太久并不代表着家里富裕,而且老人活得太久只会拖累家人。
有时候长寿并不是一件好事,这里的陋习,就是活过七十岁的老人都会被扔到山林里,从此自生自灭。
甚至碰到灾年,岁数更小的老人都会被扔到山林里,一代一代就是这么过来的。
谁让吃不饱饭呢?也没有什么好的活路。
‘高薪招兵’这一招可能对其他地方的人不怎么好使。
但是对于长寿村的村民来说,简直是太有吸引力了。
长寿村老百姓居住在山上,所以没有受到沟渠的救助,但是袁三少爷的名声已经传到此处。
关于袁三少爷的各种传言,更是让老百姓们吃瓜吃到饱。
长寿村的嘎子,常嘎子是吃百家饭长大的孩子,也不知道他是怎么长的,明明是个孤儿却长得挺高挺壮。
常嘎子经常吃饭的人家就是长寿村的常村长家里。
随着嘎子越长越大,吃的饭量也越来越大,再也不是小的时候,随便给一口吃的就能糊弄着长大了。
常村长虽然有心帮助嘎子,但是家里的小孙孙也要吃饭,妻子也在生气。更是要顾及家里的儿女。
常村长也没有办法,就跟嘎子说了:“嘎子你也别怪你婶子,都是有自己的难处。”
嘎子爽朗的笑出声,手掌摸摸头:“村长爷爷我知道,你放心,我不怪大家。这年头,谁家都不好过。”
“嘎子你清楚就行,爷爷也帮不了你多少,但是我跟其他的村长探讨过袁三少爷,人家出生世家,且有爵位在身,是个贵人。
你听爷爷的话,到时候村子里来招兵,你就去应聘,据说每月有一两银子的俸禄,餐餐能吃饱,一天一顿油水。”
常村长觉得这个待遇有一些夸张,村子里的大多数人家,一年到头剩不下二两银子。
去当兵的话,管吃管住,还给发衣服,最主要的是还给发银子。
嘎子一听还有这好事,眼睛一亮,憨厚的一笑,不停的谢谢村长爷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