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94 章 194
九点半,电视台一楼。
大巴车准备出发了。
朱台长跟张诺纯他们送许八雪下来。
“好好干,在那边有什么事你自己拿主癔。”朱台长说,“要是有解决不了的,给台里打电话。”
“好的,台长。”
“八雪,身体也很重要的,你在那边别太拼了。”这是张诺纯说的。
许八雪点点头。
她明白。
“八雪,我相信你可以的。”周玲给许八雪握拳加油。
“嗯”
“许导,保重。”徐风跟羽萱站在一块,羽萱是特意从彩伊服装厂那边赶过来的。
羽萱除了送行之外,还有一件事“许导,这国外时装看秀的资格,怎么才能弄到呢”
许八雪“最后一期不是出国看秀吗”她问。
羽萱摇摇头,“最后两期是设计师个人展,到时候去首都展示。”出国看秀太难了。
有什么办法吗
羽萱期待的看着许八雪。
许八雪确实知道,她凑过去说,“可以花钱买。”
但是,“现在比较难办的是签证问题,这种问题你跟朱台长说。”现在也有帮忙出国的旅行社。
现在出国热,这些都很花钱的。
许八雪的建议是“交给朱台长。”
羽萱点点头。
许八雪还提醒“看秀的资料可以让彩伊服装厂的姜老板办。”人家一个大老板,认识的人肯定多。
羽萱明白。
她随身事带着纸笔,赶紧记下。
许八雪问“这一季你们不是录完了吗”都做后期了。
“没呢,本来在这边展的,当初看秀资格没兑现,现在补偿她们,就去首都那边开个人展。”羽萱说。
原来是这么回事。
许八雪“几号去”
“设计师的衣服还没出来,时间还不能确定。”羽萱说。
听设计师的意思,年底办个人秀人气比较高。
徐风在旁边听着。
他本来只是送行的,可看羽萱问个不停,自己也忍不住了“许导,超级星期五接下来的节目怎么录呢每期也没那么多的电视电影啊。”他最近想这事都想得掉头发了。
许八雪早就知道有这问题了“招编导跟文案,再招几个主持人。比如,可以办几期招募主持人的活动,让观众来选。”
招人。
一个人的主意不够,多招几个,集思广议。
总会有新点子的。
徐风大概明白了。
除了他们之外,还有电视台的同事,连食堂的刘师傅都来了。
刘师傅在那悄悄抹泪呢。
他闺女刘笑这次也跟着许八雪过去了,他是舍不得女儿。
以后还要回来的,也不用这么伤感。
许八雪跟朋友同事都告别了,便说道“那我走了。”
正要上大巴车时,听到远处一个声音传来,“八雪,等一会。”
许八雪回头一看,是许建来骑着自行车过来了。
她爸来了。
许建来骑得飞快。
还好赶上了
他停下车,把自行车车脚架放下来,把车立住后。赶紧把车后座的那一大袋子东西提了过下来,快步走到许八雪面前,“八雪,这是一点吃的,你带着路上吃。”有饼干,有面包,还有一些干粮跟罐头,还有红枣、方便面啊这一些东西。
反正,许建来想得起来的,都给买来了。
“爸,我不是说不用过来送吗。”
“你这次出远门,哪能不送呢。”许建来提着往大巴车上走,“放哪”
许八雪过来指着,“放上面。”大巴车里有专门放小行李的地方,左右两边挨着车顶的方向。
放好吃的。
许建来说“你下来,我还有点事跟你说。”说着摸了摸口袋时的一百块钱,这是跟黄厂长借的,准备给许八雪路上用的。
家里买房还欠着外债呢,这两个月没存下钱。
想用点大钱,只能借。
“好,爸,你在下面等我一会。”许八雪说完便回了座拉,找了一个东西出来,用塑料带包着,然后下了车。
许八雪父女俩到了离大巴车稍远的一点的地方。
大巴车这边还有其他同事家人过来送行的,热热闹闹的,也有哭得舍不得走的。
都在送行。
远处。
许八雪把塑料带里装着的东西给了许建来,““爸,这是我们电视台昨天早上摄像头录下来的,我记得黄厂长家有录像机。”要是想看内容,可以去黄厂长借录像带用一用。
“要这做什么”许建来还是接了。
“今天台里有个节目要播,”许八雪说,“要是妈那边的亲戚因为这节目找咱们家麻烦,你把这个给他们看。”
昨天录的那期知识课堂中午就要播了。
许八雪是看不到播出之后的效果了,到时候打电话回来问问周玲就知道了。
说到亲戚,许建来想起来了,你四姨一家今天的火车,你妈早上去火车站了。”所以没来。
昨天晚上还说呢,时间巧得很。
四姨
四姨一家许八雪的脑海里没什么太深刻的记忆,这家子一直在部队,很少回来。
没想到今天过来了。
许建来把口袋里的一百块钱塞到了许八雪的手里,“拿着,路上用。”
“爸,我有工资。”许八雪知道家里的情况。
“那是你的,这是爸妈的一点心意”许建来怕许八雪不收,故意说,“一个月就赚回来了。”
东西送出去了,话也说了,本来该走了。
可许建来不放心,叮嘱“去外地要
多留点心,不要走夜路。你们电视台播的那些piàn • jú你可得注意,可上当了。”
许八雪点头。
许建来“好好干,要是不习惯那边,想回来就回来。”
“我知道了,爸。”许八雪心里有些暖。
大巴车师傅按喇叭了,得走了。
都快十点了。
再拖拖拉拉的送行,那可就走不成了,得到下午了。
“走了。”司机师傅声音洪亮。
“爸,那我走了,”走时,许八雪还不忘说,“爸,录像带你自己放好,别让妈知道。要是用不上,那就放好,等我回来再还给电视台。”
“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