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三章 竞争对手
周新说:“微软买不起。”
比尔盖茨说:“我可以找几家华尔街的金融机构进来联手收购,钱的问题你不用担心,哪怕是一千亿美元,我都觉得没问题。”
微软此时的估值大概在两千多亿美元,因为稳定的现金流加上垄断性的商业模式,导致微软在金融危机中市值并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
周新心想,光是苹果未来都是两万亿美元的市值,Matrix和苹果的结合体怎么可能现在以1000亿美元卖给你。
“我开玩笑的,拳头游戏都是非卖品,Matrix那就更是非卖品了。
相信你也清楚Matrix的价值,老实说和MOS比起来,微软的操作系统也好,微软和诺基亚联手推出的WindowsPhone也好,没有任何竞争力。
比尔,我这并不是看不起微软,而是这确实是事实。”
比尔很早就没有干涉微软的经营,同时也从董事会主席的位置上退了下来,但这并不表示他对微软没有影响力。
作为微软的创始人,他在这个时间点依然对微软保持着强大的影响力。
他很清楚微软在移动互联网上的颓势,和MOS相比,微软没有那种软件和硬件都由自己打造的配合程度。
微软自己搞过硬件,但是他们搞硬件之后,发现做的也不怎么样,同时还会打击市面上其他厂商使用手机版windows的积极性。
既然你自己在搞智能手机,那你是否会给我提供的服务比你自己用的服务差?
谷歌是因为他们自己的Pixel系列做的不行,如果Pixel做的好,同样会有大帮手机厂商出来试图反水。
无论是华为还是小米,推出自己的操作系统有外部因素,同样也有内部因素。
在这个群雄逐鹿的年代,这样的情况会更加明显。
而和和其他厂商合作,windows又比不过安卓,安卓原厂商的开发实力不如微软,但是安卓免费,纯免费的开源操作系统,光是这一点就让windows很难受。
因为windows不可能开源,而且他们每套手机操作系统在降价之后还要向手机厂商收300元。
这在中低端市场根本没办法和安卓竞争。
而安卓原厂商的开发实力在开源下,也有和微软抗衡的实力。
因此前有MOS,后有安卓,他们两款手机操作系统差异化竞争,让手机windows一直在被动之中,甚至看不到赢面。
历史上微软在和苹果的操作系统竞争的时候,他们很清楚自己的赢点在哪里,即便苹果的产品再如何受到欢迎,微软也丝毫没有慌过。
在手机操作系统领域,微软属于不知道怎么能赢。
比尔盖茨很了解微软在移动互联网领域的现状,他苦笑道:“Newman,我们都知道这是事实。
但是我不想听到这个事实。
就是因为windows在智能手机上做的不行,所以我才想收购Matrix。
Mphone3真的太完美了,软件上我能想到要怎么超过MOS,但是硬件上我真的不知道要怎么超过